2.20世紀三四十年代,因順利出版而改名的《紅星照耀中國》的中譯本,以及相關的二萬五千裏長征和《紅旗下的中國》都被查禁。直到1949新中國誕生前夕,上海和香港出現了幾個新版本的長征二十五號。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諸多政治運動中,外國人創造的《紅星》在中國逐漸被忽視,但仍風靡全球。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斯諾再次訪華,《紅星》才作為“內部刊物”重新發行。
3.改革開放後,《紅星》又被“打磨”了壹遍。除了胡愈之團隊早些年的翻譯,董樂山的新翻譯也加入了進來。到1984,新華出版社出版《斯諾文集》時,恢復了《紅星照耀中國》的名稱,《紅星照耀中國》成了副標題。今年,超過285卷的作品集被訂閱。
4.《紅星》暢銷世界的歷史也告訴我們,白求恩和柯棣華都讀過這本書,這也成為他們下定決心到中國工作的主要動力之壹;從二戰到上世紀末,多位美國總統承認讀過《紅星》壹書,這本書成為他們決策對華戰略的重要參考。在日本和韓國,學者們也把閱讀《紅星》作為了解2世紀中國的壹把“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