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她整個人的狀態、語氣、語言都很接地氣,沒有絲毫高知的高冷範。透過屏幕都有壹種看到她就不由自主願意打開心門向她傾訴衷腸的感覺,沒有防備與距離。
她可曾經是妥妥的學霸。高中都能考第壹名的學生,畢業於北京大學,然後又考入哥倫比亞大學讀博士。之後進入美國麥肯錫咨詢公司,6年時間就從員工做至高管,又從高管評選為合夥人。之後又任職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期間還生了三個娃。最後又回國創辦了“壹土教育”,有自己的公眾號、學習社群。今年12月又出版了自己的新書《力量從哪裏來》。她不僅實現了從商界、慈善、教育三個完全不同領域的成功跨越,而且全都做得風生水起。44歲的她可謂是壹路光鮮、高歌猛進。
我對她的初印象是緣於去年偶然看了她的壹場演講,但印度深刻。上個月和朋友偶然又聊起她,我壹下就記起了她。朋友向我極力推薦她的諾言社區,還有她的新書《力量從哪裏來》。
昨天,書終於到了。我抽空看了將近壹半,感慨良多,感動更多。壹次次被她文後的覺察練習中的提問觸擊到內心最敏感的地方。
書中她並沒有輕描淡寫地講述自己在“人生贏家”這條路上的從容自若或應付自如。而是在每壹個階段如何面對每壹次“不敢”。
關於本書要說的太多,下次專門展開篇幅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