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塔建於唐長青(821-824)年間,原名龍符寺塔,又名青龍雁塔,俗稱青龍塔,七層八面,磚木結構。寺塔重建於宋代康定和李青年間。元代大德三年(1299)、元年(1308)、三年(1343),青浦畫家、水利專家任仁發、任賢德、孫仁士之先後出資修復寺塔。明崇禎十七年(1644),城民朱建塔。清順治五年(1648),僧人重生。到現在已經年久失修300多年了。樓梯全毀,腰檐沒了,塔身傾斜,岌岌可危。1956年,塔頂銅葫蘆被臺風吹倒,上面鑄有“明朝崇禎十七年”字樣。現收藏於青浦區博物館。1992,塔身偏離中心1.56米,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請來著名建築糾偏專家曹世忠教授進行糾偏。寺塔分別於1959和1960被列為縣級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