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也需要交社保。
美國政府有壹套強制執行的社會保障計劃,覆蓋了全國96%以上的就業人口,用以提供基本的退休生活保障。
這份社保計劃采取“現收現付”的支付方式,即讓在職雇員和雇主各自繳納6.2%的“工薪稅”來支付已退休雇員的養老保險金。而其中多余的資金則全部投資於聯邦政府債券。
這種極度保守的投資手法令這些養老金非常安全,比如,在經濟危機的2008年,美國社會養老基金仍取得了高達5.1%的年收益率。
但社會保障計劃所提供的養老金僅能糊口,美國人主要的養老金還是來自於由政府出資的公***部門養老金計劃和企業雇主出資的雇主養老金計劃。
大多數政府部門會這樣為雇員養老:雇主根據雇員在本機構的工作年限等項指標,按照壹定的計算公式向其支付養老金。
在這種被稱為DB形式的計劃下,政府或企業每月繳納的費用,會存入壹個養老信托基金,或者向人壽保險公司購買團體年金保險。如果養老信托基金或人壽保險不能足額支付時,雇主需要補齊差額部分。
而企業雇主則多會選擇另壹種名為DC的養老計劃:在雇員任職期間,雇主和雇員按個人工資的壹定比例***同向雇員的個人賬戶繳費。
這個賬戶在雇員換工作後是可以攜帶走的,與中國的“五險壹金”中的養老金類似,但最大的區別在於:雇員需要自行決定個人賬戶裏的錢如何投資。退休後,賬戶中的本金及投資收益就是雇員的養老資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麽買,哪個好,手把手教妳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