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陽縣的歷史。
中陽之所以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名城,是因為它被稱為中陽城,不僅是因為它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還因為它的地名“中陽”。中陽,從字面上講就是正午的太陽。以“中陽”二字為地名,是中陽先民的睿智創意。怎麽能和《像太陽》比呢?“中陽”這個名字很棒,中陽壹也很強。事實勝於雄辯。考古人員對中陽縣北部龐家會村古城墻出土的殷商時期陶瓷進行分析,發現早在殷商時期就有人在此居住。陶器是在東周制造和使用的。戰國時期,建築上使用磚瓦,民間流傳帶有“中陽”二字的布幣。據史書記載,“古人封國,大者不過百裏,七五十裏”,而戰國時的中陽鎮則是“四百裏方,比古代大國還多”(寧鄉縣誌。寧鄉進化世界表)。以上說明,中陽壹中,當初疆域遼闊,各項事業發達,到現在都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