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9年,“庚款獎學金”設立,美國退回第壹批庚款,庚款公費生應運而生;1910年,成立“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24年,美國國會二度通過同樣法案,再次退回部分庚款,成立了“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考取庚子賠款而留美的中國學生,諸如梅貽琦、胡適、竺可楨等人,在未來甚至更長久的時間裏,以他們的思想學術,言傳身教,深深地影響了無數的中國人。
2、創辦了N多教會學校和醫院。此不贅述,僅以劉少奇於1949年7月4日給斯大林的報告中為例:僅僅英、美兩國,在中國設立的專科學校與大學就有31所,神學院32所,圖書館29所,文化團體26個,中學324所,小學2,364所。
3、1937年冬南京淪陷,美國傳教士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魏特琳(中文名華群)參與了拉貝組織的“南京國際安全區”,在南京大屠殺中拯救了數萬中國人,並在血雨腥風裏寫下了多達四十余萬字的《魏特琳日記》,成為日後與《拉貝日記》、《東史郎日記》齊名的控告日軍大屠殺的重要證據。
4、1942年到1943年,久旱無雨的河南發生了罕見的“中原大饑荒”,造成五百萬人死亡,慘絕人寰,舉世震驚。在這次大饑荒中,美國《時代》周刊駐華記者白修德促使遠在重慶的國民政府最終采取果斷措施、拯救無數生靈。
5、1942年,中緬國際物資通道被日本人控制,中國完全處在被日本包圍之中,最後壹條補給線也被日本斬斷了,中國危在旦夕。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不計任何困難,必須開通到中國的路線。聞名世界的“駝峰航線”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