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2020年的主題是“齊成長、同繁榮、***持續、行動造就未來”。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世界目前近7億人遭受饑餓。
過去五年,饑餓人口持續增多;新冠肺炎疫情更威脅1.32億人的食物及營養安全。為此,各方呼籲全球團結壹致,消除壹切形式的饑餓和營養不良。
今年世界糧食日恰逢聯合國糧農組織成立75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中國“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的倡議備受矚目。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減貧成就對國際社會實現全球貧困人口減半的千年發展目標,以及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作出了重大貢獻。
原因2020年8月,聯合國糧農組織、農發基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糧食署、世衛組織聯合發布的報告預警稱,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或導致全球處於饑餓狀態的人口數量達到6.9億,這將是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6.9億處於饑餓狀態的人群主要分布在南亞(比如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等)和非洲撒哈拉地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不發達、貧困,導致有些人沒有錢購買糧食。
加上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沒有投入,農民就沒有好的糧食收成,他們的收入和糧食安全也不能保證。此外,還有壹些地區受到沖突(戰亂),收入不均等因素***同影響,導致饑餓的大面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