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差額撥款?
"差額繳撥"是在實行社會保險費用社會統籌初期,社會保險機構繳撥基金的壹種方法。它是按照法律規定的比例提取基金,大於實際支付的養老金時,其大於部分的差額,由企業、單位上繳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取的基金小於支付的養老金時,其小於部分的差額,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撥付給企業單位。在財務處理上,"差額繳撥"全額記帳並全額提取管理服務費。實行差額繳撥存在的弊端有:1、 實行"差額繳撥"全額記帳,繳撥款的原始憑證手續缺少法規性。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財務部門是以差額部分的銀行單據或繳撥款收據和業務部門自制的原始憑證作為全額記帳依據,缺乏必備的原始憑證要素和法規性,不利於加強財務管理。2、 實行"差額繳撥"雖然可以緩解企業因資金緊張難以正常繳納社會保險基金的問題,但是,也存在著企業繳納社會保險基金差額後,不能及時足額地支付退休費和僅支付社會保險機構撥付差額的退休費,難以保證退休人員的正常生活。3、 實行"差額繳撥"不利於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展直接發放退休費業務。為此,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逐步由"差額繳撥"過渡到全額繳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