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教授在研究人類腫瘤遺傳易感性與環境致癌分子機理中,首次闡明機體細胞DNA修復功能低下是紫外線導致DNA損傷和人群中皮膚癌發生的重要原因,建立了系列評價環境致癌物引起DNA損傷和DNA損傷修復能力的分子生物標記物,並將其應用於腫瘤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研究成果獲得了國際同行高度評價。其研究水平始終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多年來,魏教授壹直從事DNA損傷與修復和腫瘤病因學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以其獨特的科研創新思路,揭示了機體對腫瘤的易感性差異與其細胞DNA損傷和修復能力的相關性,對相關領域開展腫瘤(即皮膚癌、肺癌、口腔癌、乳腺癌等)病因學研究和腫瘤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魏慶義教授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的學術地位,是美國流行病學會資深會員(Fellow of American College of Epidemiology) 和美國NIH多個基金評審組成員。他現為國外多個分子流行病(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erkers & Prevention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Epidemiology and genetics等)和醫學雜誌(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and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等)的編委和20余種專業雜誌的審稿人以及英國、德國、意大利、以色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國家級科研基金評審人。曾受邀國際學術會議作大會發言30余次和世界各地學術研究機構作學術報告近50次。魏慶義教授現負責主持多項美國NIH研究課題,已培養博士後和訪問學者30余名和博、碩士生14名。其領導的研究室已發表SCI研究論文180余篇並與他人合作發表SCI論文100余篇,已被引用達50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