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剛性兌付”才是還金融市場的本源。
1.能夠剛性兌付的只有銀行,其他所有的投資都是無法實現剛性兌付的,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是無法做到的,這不是由某個人和機構決定的,而是由金融的本質決定的,銀行敢於剛性兌付是因為能夠給予的利率很低,即便能夠發生巨大的風險,銀行也能夠承擔。
2.政府管制過多,導致政府在經濟生活中承擔著無限的責任,責任越大,管制越多,因而金融長期處於壓制狀態,正常的融資渠道不暢,非法的融資活動就留下了很大的活動區間。
3.剛性兌付,就是指投資者買了壹款理財產品,但是完全不用承擔任何的風險,風險都在金融機構頭上。理財產品到期後,金融機構要按照事先約定的收益率返還本金+利息。剛性兌付就成了以理財之名,行存款之實,這是壹種典型的監管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