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296人死後捐獻器官,比上年激增近壹半;註冊器官捐獻誌願者超過65438+萬人,是上年的3倍多。3月30日、30日,31、2017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宣傳活動在上海舉行。
3月31日活動透露,2010年3月,中國紅十字會與原衛生部啟動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試點工作,倡導公民在生命不可挽回時,自願無償捐獻可用器官,讓生命以另壹種方式延續。
七年來,這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成為我國人體器官的主要來源。
截至2016、12、31年底,自願登記遺體和器官捐獻的人數已達169860人,全國實現器官捐獻9996例,大器官27613個。
其中2016年捐獻4080例,每百萬人口捐獻率2.98;捐獻器官11296個,比2015增長47.5%;通過各種渠道登記器官捐獻的誌願者人數為104538人,比2015年增加了3倍多。器官捐獻完成例數、誌願者登記數、社會認知度、公眾支持參與度明顯提高。
但活動也暴露出器官捐獻仍處於起步階段,各地發展不平衡。需要相關部門更多的扶持政策。
本次活動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諸宸向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頒發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特別貢獻獎。
黃潔夫是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的倡導者、開拓者和實踐者,多年來壹直為器官捐獻與移植而奔走。在黃潔夫眼裏,中國的器官捐獻就像壹個新生嬰兒,這個“新生兒”的成長應該得到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