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值壹般出現在凈值型理財產品的信息中,是指每份單位份額產品的資產凈值。計算公式為:單位凈值=凈資產總額/產品份額。
理財產品初始凈值壹般為1,但產品凈值會有變化,有漲有跌,壹般以日、周或月等固定周期公布。
以往銀行理財產品都是公布預期預期收益率,產品持有至到期後,投資者壹般可以獲得與預期收益率大致相當的實際預期收益,具有剛性兌付的性質。
不過,銀行理財正在向凈值型理財產品轉型。凈值型理財產品的主要特點是不保本保息,不承諾預期收益率。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是按照產品凈值計算的。簡單的理解就是,如果理財產品購買時凈值為1,那麽贖回時,如果凈值高於1,則為盈利,如果凈值低於1,則為虧損,但無論盈利還是虧損,都由投資者自己承擔。
二、凈值型理財產品如何判斷預期收益率?
理財產品中的歷史凈值代表的是產品過去的預期收益,並不指向預期的預期收益。投資者往往無法預測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但可以以產品凈值和業績比較基準作為參考。需要註意的是,業績基準也不代表預期的預期收入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