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剩余期限是反映貨幣市場基金流動性風險的重要指標,也是影響收益率的重要因素。壹般來說,平均剩余期限越長,風險越大,當期收益越高。在《貨幣市場基金管理暫行規定》出臺之前,市場上貨幣市場基金平均剩余期限差異較大,有的基金高達286天,有的僅為108天。《條例》頒布後,各基金平均剩余期限相應調整。到三季度末,平均剩余期限在1.80天以內,資金在該指標上的差距也相應縮小。
當平均剩余期限接近時,投資者需要了解基金的杠桿操作。目前,杠桿操作是貨幣市場基金提高收益的最重要手段之壹。這種方式的缺點是,壹旦市場資金供應緊張,市場利率上升或央行加息,杠桿操作的結果可能會給基金帶來損失。因此,投資者需要關註基金的相關指標,如賣出回購證券占資產凈值的比例等。此外,除了銀行間市場的直接回購,部分基金還在交易所回購國債,這也會影響基金的收益率,同時也伴隨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