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平時留心關註基金投資的文章的話,應該或多或少都有關註過中證500這個大眾情人——成長性好,估值低,總之是壹個合適的長期投資、短期博弈、中期定投的標的。
總之,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中證500確實是壹個比較好的投資方向,代表了國內中等市值這個層次的上市公司。
不過每每說到中證500有多好,滬深300總會躺槍——也就在沒幾年前,大藍籌還是被以諧音大爛臭所調侃,這也側面反映了滬深300所謂的成長性不佳。
那麽問題來了,我們平時比較這兩個指數的時候,壹般都是用價格指數來對比——也就是最熟悉的兩個指數,剔除了分紅的指數,也就是說成分股分了紅,指數自然回落。
這其實對於分紅比較多的滬深300指數是不公平的。
過去十年,如果以價格指數來對比,中證500的收益率是51.6%,而滬深300則是31.6%——差了20個點;
但如果考慮了分紅,也就是以全收益指數來對比,二者的收益率分別是63.7%和58.5%——差距只有5個點了。
那麽問題來了,多出來的這5個點,機會成本是什麽呢?——更高的回撤與波動。
最大回撤率的對比,滬深300:46.70%;中證500:65.20%。這裏多了20個點。
總之,考慮進分紅的話,其實滬深300的性價比甚至略好壹些。此外,這裏還不考慮過去幾年中證500的高成長,究竟有多少是由並購得來的。
所以,滬深300其實也並沒有印象中那麽平庸,至於怎麽投,指數增強就是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