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dTe光伏發電替代部分火力發電,可以減少火力發電造成的鎘排放。Cd+雖然有毒,但生產過程中采用閉環生產,汙水采用零排放工藝要求,保證鎘不會汙染環境。而且美國有關單位的統計研究發現,CdTe生產過程中Cd的汙染指數為0.3,與天然氣相同。
相關內容:
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含有重金屬元素鎘,鎘是壹種有毒物質。有網友曾擔心,發電玻璃中使用的碲化鎘(CdTe)是由鎘和碲合成的晶體物質,碲化鎘還能與汞形成碲鎘汞合金,可用作紅外探測器的感光材料。
碲是地球上的稀有元素,發展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首要問題是地球上的碲儲量能否滿足碲化鎘太陽能電池的工業規模生產和應用。在過去,碲是以與銅、鉛、鋅等礦山伴生的副產品形式存在的,即在工業上,碲主要是從電解銅或煉鋅的廢料,即冶煉廠的爐渣、陽極泥等廢料中回收的。
RCA實驗室在CdTe單晶上鍍In合金制成第壹個碲化鎘薄膜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為2.1%。1982年在柯達實驗室用化學沈積法在P型CdTe上制備了壹層超薄CdS,制備了效率超過10%的異質結p-CdTe/n-CdS薄膜太陽能電池。
這是目前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雛形。90年代初,已經實現了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規模化生產,但市場發展緩慢,市場份額壹直徘徊在1%左右。目前,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在實驗室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達到了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