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概念和心電圖特征。技術開發計劃(technical development plans)
1966中,法國學者Dessertenne首次系統描述了壹種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其特征是QRS波形多變,主波方向沿等勢線上下波動,並將其命名為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TDP)。這類室性心動過速多發生在先天性和後天性QT間期延長的基礎上,常反復發作,惡性程度高,變化快,易引起暈厥甚至心源性猝死。TdP典型的心電圖特征是:1)QRS復合波的形狀和振幅隨等勢線的波動而來回扭曲。2)室性心動過速通常由長時間間隔後的室性早搏(R on T)誘發。3)TdP發作通常有暖醒現象。即室性心動過速發作最初的心跳頻率略慢於隨後的心跳。4)TdP可隨心跳減慢而自發緩解。
2.TdP和長QT間期綜合征
QT間期包括心室除極(QRS復合波)和復極(T波)的過程,心率校正後的QT間期表示為QTc。美國心臟協會/美國心臟病學會基金會醫院預防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科學聲明2010中指出正常QTc的上限,男性為470ms,女性為480ms對女人來說。當QTc & gt在500毫秒時,它被認為是壹個顯著的異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