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於國旗的討論中,會議決定刪除原設計稿中意識形態色彩濃厚、與蘇聯國旗相似的鐮刀和斧頭符號。最終形成以紅色為底色,四顆小星守護大星的五星紅旗方案。?
毛澤東指出,五星紅旗的圖案表現了革命人民的大團結,所以它既是團結的,也是革命的。這種設計滿足了各個階級、文化和民族對國旗的需求和想象,因此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擴展數據:
1949年8月20日,國旗國徽評選委員會* *收到國旗圖案2992幅(3012),郭沫若、陳嘉庚等籌委會成員也提交了各自的設計樣本。
這些應用的圖案在臨時閱覽室展示,評選委員會從中選出38幅草圖,編入國旗圖案參考資料,提交新成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討論。
曾的方案起初沒有入選,後來在田漢的建議下被接受為“32號大院”和“紅底五星紅旗”,並根據小組討論的意見去掉了類似蘇聯國旗錘鐮的標誌。
百度百科-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