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他加入了所謂的“臺灣省可汗書院”統壹教育平臺,由曲誌珍壹手包辦六到十六歲的數學課程,從小學壹直教到初中。三年後錄制了1000多部數學教學片,後被邀請到博友基金會、永陵基金會等補習教學機構擔任補習教學課程助教的培訓講師。
很難想象,十幾年前,他也是壹個數學不及格,甚至討厭數學的學生。這壹切是怎麽翻過來的?
有著特殊教育背景的曲誌珍,善於像分析壹個案例壹樣冷靜理性地解剖自己。采訪壹開始,曲智臻並沒有避諱談到自己的童年,也沒有掩飾自己的ADHD(註意缺陷多動障礙)特征。他說:“我從幼兒園開始就是老師眼中的問題人物!」
他壹刻也靜不下來,上課更是痛苦。
尤其是他很容易分心,這讓他在數學課上吃足了苦頭。曲誌珍說:“我的第壹首數學歌就崩潰了,因為我有壹兩次上課走神。沒想到回來後,老師教的概念很難理解。
初中二年級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導致他隨後的系列學習落後,五部數學系列崩潰的事情接連發生:看不懂也看不懂的數學單元影響了他考試的失敗,曲誌珍開始自暴自棄;多次失敗後,他承認自己沒有數學天賦。
我在私立高中讀書期間,每天考試不間斷,班裏各科成績都列得血淋淋的。曲誌勛發現,自己在語文、英語、社會科上都能以40分的優勢擊敗其他同學,“但是單單數學就把其他科目積累的領先優勢全部花光了!”數學是我最大的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