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敏是壹位鮮為人知的核物理學家,被稱為中國“氫彈之父”。
在中國核物理的幾位開創者中,於敏是唯壹壹位沒有留學背景的人。在氫彈的理論探索中,於敏幾乎從壹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壹反三。克服重重困難,自主研發,解決了氫彈研制中的壹系列基礎問題。
1967年,中國完成了氫彈核爆實驗。從原子彈到氫彈,中國只用了兩年零八個月,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氫彈研制過程中,於敏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成為中國氫彈研制中的關鍵人物。從20世紀70年代起,於敏和其他學者壹起倡導,推動加快我國的慣性約束聚變研究,並將它列入我國高技術發展計劃,大大推動了我國國防科技的進步。
於敏的主要成就:
於敏先生1926年8月16日出生於天津寧河。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49年至1951年在北京大學研究生學習。於敏先生1984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85年獲“全國五壹勞動獎章”,1987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92年獲光華獎特等獎。
1994年獲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中國傑出科學家”獎,1999年獲“兩彈壹星”功勛獎章,2014年獲國家最高科技獎,2015年獲全國敬業奉獻模範榮譽稱號,2018年被中***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