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證監會從14家基金公司發行了14只養老金目標基金。投資者應該如何正確看待這種新的投資工具?
“養老金目標基金”被視為個人養老金儲備的投資工具,是將儲蓄型養老金的觀念轉變為投資型養老金的壹種方式。投資者對“養老錢”的期待和謹慎,對應的是投資產品的收益和安全性。當市場短期出現波動時,投資者會感到擔憂,認為投資不安全,從而出現“不敢投”的窘境。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壹定要認清安全與收益的關系,才能未雨綢繆,老有所為。那麽,保障和收益能“雙贏”嗎?
中國資產管理協會副會長鐘榮薩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養老金目標基金既要關註股權投資對短期業績波動的影響,又要充分發揮股權投資對養老金的保值增值作用。”
“以資產配置為核心,錨定大類資產的配置範圍和比例,通過分散投資降低資產損失的概率,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實現時間復利下的資產增值。另外,壹定要重視股權投資對資產增值的作用,同時對股權投資進行壹定的限制,在控制風險敞口的同時,保證養老金的長期穩定增值。”鐘榮薩說。
中歐基金副總經理徐鑫認為,“安全性和收益分別對應投資者對養老基金的短期和長期要求。在長期投資的前提下,找到合適的基金經理,和時間做朋友,實現兩者共贏。”
來源:論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