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分別是瑞典的科學家托馬斯·林達爾,美國的科學家保羅·莫德裏奇以及擁有美國、土耳其國籍的阿齊茲·桑賈爾
主要成就:dna修復的細胞機制研究
擴展資料: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壹年,他留下了遺囑。在遺囑中他提出,將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學者。據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準設置了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壹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授獎儀式。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納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獎同時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選原則是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做出有重大價值貢獻的人,並優先獎勵那些早期做出重大貢獻者。
參考資料:
諾貝爾化學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