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木偶戲有著廣泛的社會群眾基礎,木偶頭造型藝術也有著深厚的發展基礎。木偶頭雕刻藝術與中國傳統戲曲有著生死攸關的關系。在戲曲表演普遍衰落的形勢下,木偶頭雕技藝的傳承也遇到了困難:如果固守戲曲舞臺,木偶頭雕只能隨著戲曲走向沈寂;如果離開了中國傳統戲曲的舞臺,木偶頭的雕塑就只能成為壹種簡單的觀賞性,其傳統技藝中的許多活的文化就會喪失。目前漳州木偶頭雕就面臨這種情況,需要有關方面重視。
正面臨“滅絕”的危險
漳州木偶雕刻作為壹種傳統的民間藝術,壹直沿襲著古老的男傳女傳的傳統。在當代,大部分老藝術家的後代都不願意學習木偶雕刻,因為這種技藝費時費力,但是經濟上沒有好的收入,所以很多老藝術家不得不轉行。這個國寶因為沒有接班人,正面臨滅絕的危險。
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這項遺產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福建省漳州市的徐柱初、徐被文化部確定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