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個人養老金裏的錢是幹什麽用的。個人養老金中的錢可以用來購買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理財產品、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儲蓄存款的產品是長期定期存款,特點是購買期限長,偏好保本,但仍高於正常的定期存款利率。
而理財產品和公募基金產品具有波動性和高風險,長期投資收益率也較高。當然理論上是有風險的,不排除在某個時點收益率比較低甚至虧損。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風險和收益率介於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和公募基金產品之間。
雖然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新生兒數量在逐年減少,但養老壓力會越來越重。80後、90後為了緩解養老壓力,推出了養老基金模式,但我不太看好退出個人養老金,想辦法穩定盈利。
因為任何類似的項目都存在壹定的風險,不可能穩定盈利。對於80後、90後來說,如果真的想緩解自己的養老壓力,就不能只靠這種養老基金,而應該趁著年輕,盡量減少壹些生活中不必要的開支,盡量讓自己有壹些積蓄。雖然妳的積蓄可能面臨通脹壓力,但至少妳可以為自己的晚年做壹筆養老金。
這種所謂的個人養老基金只是壹種多元化的養老嘗試,還需要實踐來檢驗。對於80後、90後來說,如果我們拿出少量的資金去嘗試壹下,也許我們應該記住,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壹個籃子裏,期待這樣的個人養老金能有穩定的收益。顯然,年輕的時候努力工作,攢錢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