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前工資Q(應付工資)=手工資D(實際工資)+社保個人繳費W+公積金個人繳費G+個人所得稅x。
考慮個稅計算(i=5000作為個稅起征點),進壹步,稅前工資Q與手繳工資D的關系:Q =[(w+g)*(1-r)+D-N-I * r]/(1-r)。
稅後工資的適用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3%-45%。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租賃經營所得,適用五級累進稅率,稅率為5%至35%。
3.稿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根據應納稅額減征30%。
4.勞務報酬所得,稅率為20%。壹次性收入畸高的,可以加征。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按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再征收50%(加收50%);超過5萬元的部分,征收100%(100%)。
5.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稅率為20%。
擴展數據:
稅前工資中的小時工資:是指按照小時工資標準(含地區生活費補助)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報酬。包括:
1對已經完成的工作按照小時工資標準支付的工資;
②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基本工資和崗位(職務)工資;
3.新員工的見習工資(學徒的生活費);
運動員體育津貼。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稅前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