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如果把央行比作壹個人,他就是整個市場的管家。如果市場流動性不足,他會主動借錢給市場裏的人。管家說先借妳6543.8億,拿債券做抵押就行了。7天後,妳要還我錢,給我利息。市場上缺錢的人看到利率合適,趕緊跑去用債券借錢。然後這6543.8+000億進入市場流通,相當於逆回購,向市場投放6543.8+000億,放水。然後,借出去的錢必須要還,於是又有了壹個概念叫逆回購到期,管家把抵押的債券還給借款人,順便收回本息。此時將歸還6543.8+000億。
如果到期後,管家認為市場裏的人錢還是不夠,那她就把上次借出去的錢收回來,繼續再做壹次。這次她借妳654.38+050億。這是為了繼續排水。
如果它認為市場上的錢太多了,資金到處跑,擡高房價,它就不能繼續放水了。逆回購到期時,不再進行新的操作。6543.8+000億回來之後,就沒有新的資金進去了,就是收水回籠資金。在上面的類比中,市場上的人指的是公開市場上的壹級經銷商。說白了就是有比較大的商業銀行。目前應該有40了,管家當然是銀行的銀行,尊稱她為楊媽。
二、央行正回購是什麽意思?
央行回購就是把錢拿回來,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這兩種相反的操作,都是央行在公開市場的行為。
綜上所述,逆回購是為了放水,增加市場流動性。到期不繼續逆回購,就是收水。相反,正回購意味著從市場抽水,減少流動性。兩者都是短期的市場調控行為,央行的正常操作,都是服務於金融市場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