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電影劇本中的許多角色都叫徐天。穿紅色衣服的張魯壹扮演的角色也叫徐天,還有徐天和剛果和平組織在槍支收藏中扮演的角色。傅新博還在《最佳編曲》中飾演,可以說徐的編劇很任性。
徐編劇只用壹個名字,不是為了在平行世界上演另壹場邂逅,而是最簡單的理由。他很懶,真的不想費心去選名字。徐天在《亂世佳人》中用了《詩經》之後,就壹直用徐天這個名字。
用了太多次,編劇想換。結果,投資者不同意,徐天這個名字壹直沿用至今。“徐天”成為徐冰作品的招牌,成為徐冰編劇的獨特符號。
雖然徐冰在他的許多作品中都有徐天這個角色,但每個“徐天”都是不同的。雖然都叫徐天,但徐天可以是留學歸來的熱血青年;妳也可以是在紐約貧民窟長大的律師;也是外賣員努力在北京生活;更有可能是癡情的富二代;可能有數學天才等等,徐天太多了。
就像徐冰說的,每個人都有正面,壹千個人都有相似之處。為什麽壹個名字不能帶出無數個性?這是徐冰的糾結,也是他心裏壹直用“徐天”這個名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