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果認真研究,可以發現單位凈值大大高於累計凈值的基金,會有個***同的特點,就是它們都是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目前都是指數型的股票基金)。ETF基金為了完全復制所跟蹤的股票指數,以便於投資者進行指數化投資或套利交易,需要在基金成立後的某壹時日(通常是完成建倉並實現完全復制指數走勢),將基金凈值折算為所跟蹤指數點位的千分之壹,基金的份額也會相應調整。比如,招商上證消費80ETF確定2011年2月11日為基金份額折算日。當日上證消費80指數收盤值為3037.22點,折算前基金份額總額為685530280份,折算前基金份額凈值為1.001元。折算後基金份額總額為225931550份,折算後基金份額凈值為3.037元。折算比例為0.32957540。
保留性地將累計凈值,按折算比例換算為折算前的份額,累計凈值並披露在基金凈值信息裏,則是為了統壹口徑以便於投資者將其與其它類型的股票基金進行比較,也可以直觀地從累計凈值上,看出基金自成立以來的盈虧情況。畢竟在ETF基金發行時就認購的投資者,也是按1元凈值認購的。這就解釋了為什麽許多ETF基金的單位凈值會高於累計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