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河流包括亞洲的湄公河、薩爾溫江、長江、恒河和印度河,歐洲的多瑙河,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北美洲的裏奧格蘭德河,非洲的尼羅河和維多利亞湖,澳大利亞的墨累河及其支流達令河。
在面臨最嚴重幹旱威脅的10條河流中,有壹半發源於亞洲。報告強調,過度抽取地下水、修建河流大壩和氣候變化對人類構成了嚴重威脅,而浪費和汙染也帶來了嚴重問題。
報告稱,在過去50年中,長江幹流的汙染增長率超過70%,中國超過壹半的工業廢物和汙水最終排入長江。
多瑙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之壹,河上的大壩已經破壞了流域80%的濕地和洪泛區。由於農業灌溉的過度抽水,印度河已經面臨水資源不足的問題,而氣候變暖正在加劇這壹問題;過度捕撈是湄公河面臨的主要威脅。大壩和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將薩爾溫江和拉普拉塔河的淡水流域置於危險之中。
如今氣候變化問題已經引起了各國的重視,各國政府和相關部門也應該轉變觀念,對淡水危機給予足夠的重視,以免在不久的將來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