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期:指從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到血液中產生足夠量的、能用檢測方法查出艾滋病病毒抗體之間的這段時期。
自1981年發現艾滋病以來,隨著檢測手段的不斷進步,艾滋病窗口期的定義經歷了多次變化。最初在80~90年代由於對艾滋病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
瑪蒂爾德.克裏姆博士(MathildeKrim,Ph.D)所領導的全美艾滋病研究基金會(AMFAR)在早期的艾滋病研究中提出了艾滋病窗口期為3個月的概念,這是針對當時較為落後的檢測手段而言,該說法被世界衛生組織所采納,同時被編寫入世界各國的醫學教科書。
當酶聯法和雙原夾心法等艾滋病抗體檢測手段出現後,艾滋病窗口期已經縮短到最為保守的艾滋病抗體峰值出現的6周。
擴展資料
艾滋病窗口期大概有20天左右,供血的人感染了艾滋病,但在20天之內,在血液中檢測不到抗體成分,這個血液在使用過程中就可能給受血者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按照過去傳統的方法可能20天內檢測不到,但是用現在的核酸檢測的辦法,可能10天之後就能夠檢測到。2015年全國所有的血站都要采取核酸檢測的方法,以降低窗口期感染的風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