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38+10月18日,從消息人士處獲悉,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基金首次募集規模達2374億,刷新公募基金首次募集規模紀錄,引發市場關註。
業內人士指出,以6543.8+05億元的募資上限計算,預計其最終配售比例約為6.3%。?
作為基金中國公募史上規模最大的產品,再次書寫了國內公募的歷史。?
但與此同時,對於該基金在發行、募集、推廣和營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市場上仍存在較大爭議。有觀點認為,這種饑餓營銷法涉嫌違規。
有業內人士表示,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之所以能成為爆款,與渠道的全力推廣密切相關。多家銀行和券商渠道透露,均將該產品的發售作為本周資金代銷業務的最重要部分。
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份額發售公告中,交行是該產品的代理機構。隨後,該基金發布了8次增加代銷數量的公告,螞蟻基金、廣發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渤海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中信證券、安信證券、財通證券、蛋卷基金、騰安基金等超過150家機構成為該產品的代銷機構。
消息人士透露,該基金在各大渠道的銷售數據也證實了這壹點。招行、交行、工行的銷售數據分別位列第壹至第三。招商銀行單渠道銷售額達336.14億元,交通銀行和工商銀行銷售額分別為365.438+06.59億元和237.00億元,浦發銀行銷售額也超過654.38+00億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基金發行之前?比例低?對於營銷點來說,甚至直接制作預期比例的具體數據,都是基金宣傳推廣中合規意識不足的表現,應該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