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多星吳用,無疑是梁山最值得也是最需要的人物之壹。而他創造的找大哥,轉大哥的方式也是水滸的壹大看點。
吳用在托塔之王晁蓋身邊潛伏了十幾年,壹直反抗。直到劉唐、公孫勝等人帶來了搶奪生辰綱的路線圖,吳用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最終策劃了搶奪生辰綱的行動,並儲備了初期的義軍資金。
正式加入梁山後,晁蓋因為占了林沖的便宜,獲得了梁山的領導權。但隨著梁山規模的日益擴大,尤其是宋江加入後,晁蓋成了梁山事業發展的短板。
於是,吳用利用各種機會,通過楊雄、石秀、石阡上梁山等適當的機會,不斷表明自己的立場,向宋江示好,最終得到宋江的認可。
作為軍事家,吳用幾乎制定了梁山所有的作戰計劃;作為智囊團,他不僅要參與發展戰略的規劃,還要參與重要人才的引進。當然,作為梁山兩次轉型期的內閣成員,吳用在及時雨宋江加入梁山後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當然,壓力並不主要來自於過去的第二名退居第三,但是壹山不容二虎。晁蓋和宋江混日子真的不容易。
從這樣壹個觀察角度,我們可以看到壹個未成名的書生在土匪團夥中的掙紮與掙紮。這其中,有等待的磨煉,有轉型的痛苦,有利益面前長久友情的拷問,當然還有擇善而從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