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福熹院士不但是壹位世界著名的材料科學家與工程專家,而且是壹位關心祖國科學技術事業,尤其是功能材料學科與產業發展的社會活動家。他對推動我國功能材料核心服務平臺的建設,對加速我國功能材料的學科繁榮、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有著極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歷史責任感。他是“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我國每三年召開壹次的學術盛會)的積極倡導者和熱心支持者,是《功能材料》學術期刊與《功能材料信息》學術·技術期刊編委會顧問,亦是200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功能材料詞典》的顧問,而且還是1991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功能材料及其應用手冊》的編著者之壹。 幹福熹專心致力於開拓光電信息新領域。1985年,幹福熹承擔並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重大項目“超長波長紅外光纖通信的物理基礎研究”,開展了關於新型光學材料——特種光導纖維和激光纖維的系統研究工作,並在非氧化物玻璃和纖維的結構、光學和光譜性質等方面獲得了創新性的科研成果。這些成果後來都總結在已出版的《超長波長紅外光纖通信》(山東科技出版社,1993年)專著中,並於1995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