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新三板目前很不景氣,資本也不看好新三板。目前資本的優先級是科技創新板,然後是主板和創業板;輪到新三板了,基本上只剩渣了;
其次,新三板企業大多盈利能力較弱。他們自己國家對掛牌新三板企業的財務指標並不多。關鍵是,盈利能力差的規範透明的企業資本市場肯定不容樂觀。如果盈利能力強,就不會選擇新三板,直接去主板和創業板;
第三,新三板對投資者的門檻要求很高,500萬,也就是說原則上只對機構(合格投資者)開放,不對散戶(非專業投資者)開放。事實上,中國股市90%的錢來自散戶,不像西方發達資本市場,股市的錢主要來自機構。新三板的投資門檻是500萬,這意味著90%的散戶進不去。怎麽能戒呢?
最後,中國資本市場的不規範和暗箱操作太多。要知道,所謂的市值管理,大多是在桌子底下,上不了臺面。新三板的現象比主板和創業板還要糟糕,只是因為他們的資金少,規模小,不起眼,在資本市場上經不起太多的風浪。大家聽的比較少,所以希望新三板短期內可以退出。當然也不排除少數新三板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