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鐵施工力學研究領域,北京地鐵復八線標準斷面參數化研究成果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北京西單暗挖車站施工力學研究中,科學合理地解決了地表沈降控制與施工過程的關系,獲得中國鐵建科技進步特等獎;深圳地鐵穿越不排水施工技術和蓋挖車站技術均為國內首次應用,使地鐵施工和分析力學達到國際水平,獲得省科技進步壹等獎。
新技術、新方法研究涉及通用公路隧道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軟件,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首次將阻尼理論應用於廣大線路9度地震區隧道洞口設計;基於可靠性理論的鐵路隧道規範修訂基礎研究、洞口計算方法研究、長大公路隧道縱向通風數值模擬被評為國內領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高速鐵路隧道設計理論成果領先:京滬高速鐵路南京長江越江沈管隧道空氣動力學研究、豎井穩定性分析、地震安全性論證等成果。,而該部的評價意見是,該成果屬於國內領先水平,其數學模型和計算手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家基金項目《高速鐵路隧道緩沖結構設計理論研究》將日本提出的經驗公式上升為更精確的有理論依據的解析公式,解決了我國高速鐵路和高速鐵路建設中的相關問題。300km/h高速鐵路隧道空氣動力學相關技術研究、遂渝200km/h鐵路隧道空氣動力學研究、863項目300-500 km/h磁懸浮列車通過隧道緩沖結構減緩空氣動力學效應研究具有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