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方面,增值評價的實施是有條件的。與常見的終結性評價方式相比,增值性評價需要兩個基礎條件和技術支持:壹是建立學生信息庫,為每個學生生成唯壹的識別碼,為學生的個體發展建立檔案信息;二是建立統壹的學生發展評價體系,包括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維度的評價方案、工具和實施方式。
另壹方面,開展增值評估的條件基本成熟。近年來,隨著教育大數據管理的不斷推進和學校統計臺賬的建立,特別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已經深入人心。關心每壹個學生和學生發展各方面的教育理念已經成為壹項政策要求和生動的實踐。建立了全國學生成長記錄和學生學業質量、身體健康、藝術素養等質量評價網絡,大部分地區和學校完全有條件、有能力開展增值評價。不具備這些基本條件的地區和學校,也可以利用實施增值評價的契機,引入更多相關資源,提高精準管理能力和科學治理水平。
至於增值評價的具體技術環節,如數據處理、增值評價分析、報告撰寫等。,可以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委托給專門的機構。如果在只考慮入學成績和當期成績兩個因素的情況下,用簡單的描述性統計方法計算增值分數,那麽學校也可以組織對其教師進行快速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