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法分子向經營戶發送詐騙短信,誘導其點擊短信鏈接,登錄自己的非法交易平臺進行詐騙。
2.不法分子冒充市場監管工作人員,通過電話聯系企業、個體戶,聲稱自己是“市場監管局第三方代理平臺”、“市場監管員”、“年報提醒及補充專員”,以幫忙補年報為由,索要幾百到幾千不等的費用。
3.不法分子通過添加微信聊天,誘導年報補登,收取虛假手續費用。
4、不法分子通過年報公示,誘騙運營商進行“身份認證”,獲取銀行卡賬號、身份證密碼等重要隱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