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最早與漢字結緣。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1954。在Xi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上,有壹個“竹”的象形符號。甲骨文和金文中有“竹”的象形符號和與竹有關的文字。古人以竹片作為文字的載體,用牛皮繩綁在壹起,做成壹本書,也就是所謂的“邊巍”。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勤於讀書。牛皮繩多次斷裂,被人們譽為“邊巍三絕”。從戰國到魏晉八百年間,人們用竹簡寫字、刻書、寫書。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竹簡編年史,以及其他經典,如《尚書》、《禮記》、《論語》,都是寫在竹簡上的。由於竹簡的使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朝,這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和歷史文獻的保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方塊字,即象形又表意,也被竹簡固定下來,逐漸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書法藝術。
個人
揚州個園因個園二字形似竹子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