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猗誌》收錄了明代河南新安人舒湘的《瑯琊八景詩》,其中《托尼湖月色》描繪了托尼湖的月夜之美。原詩是:
半夜銀蟾印青溪,波底清秋。
明明水房開金鏡,就像天河浸鬥牛壹樣。
樊姬的大雁不怕客,竹邊的潛水魚也怕海鷗。
漁夫們隔著河岸互相交談著,他們都在捕魚船。
這首詩中描繪的木鐸湖上的月光真的很優雅。前兩句描寫的是天上和水裏兩個月亮的美,這恰恰是木瀆湖被“雙月湖”替代的來源。追溯木瀆湖的起源,沒有證據可考,只能靠美麗的民間傳說。相傳古代有壹個巨大的金盆突然從隕石雨中落下,砸出壹個大坑。後來,泥漿流入,逐漸形成了壹個湖,人們稱之為托尼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