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了,這可能是個“坑”。可轉債的“坑”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條款坑:表現為條款設計不當、拒絕下期修復、忘記贖回日期等。2、正股坑:差的公司不壹定是差的可轉債,而是“牛股”更傷人;3.壹級坑:發行方案設計不合理導致發行失敗,高中簽率導致機構“爆倉”,上市破發,審批流程漫長;4、估值坑:看似便宜的背後往往還有其他瑕疵;5.其他坑:作為流動性最好的產品,經常在流動性出現問題時用來套現流動性;小盤可轉債流動性差,壹旦錯了就無法止損。
此外,許多可轉換債券的流動性非常差。壹旦股市趨勢反轉,投資者幾乎會輕易讓步,缺乏止損能力。因此,我們經常提醒投資者,中小盤轉債往往在低位介入,對基本面的信心需要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