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隨著新經濟政策的結束和斯大林政治經濟體制的確立,文藝界也要求高度集中統壹的局面。斯大林時期,國家用“大壹統”的思想教育年輕人,特別註重文藝在培養年輕人* * *生產性道德品質方面的重要作用。斯大林要求文學作品要“追求直接的宣傳目的”,很多作品都是為了給年輕人灌輸“* * *生產理想”而寫的。
這本書的主人公帕維爾·科爾察金忍受了生活的艱辛,提煉出了他的革命精神和叛逆性格。十月革命爆發後,他十六歲就參加了紅軍。無論是在火災中,還是在國家經濟恢復時期,察金都表現出了大無畏的精神、鋼鐵般的意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對人民的無限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