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 —1984,就讀於廈門大學;1984-至今,在中央團校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工作。期間,1987年5月至1989年5月在中國文化學院“中外比較文化研究班”學習;1995年9月—1999年7月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碩士班學習。
主要成就:著作:《柏拉圖傳》、《教皇傳》(合著);翻譯:性別角色心理學(合譯),人道主義問題(合譯),權力的遊戲(合譯);論文:《馬克思:美學思想探源》、《論叔本華的美學觀》、《論保羅?庫爾茨的人道主義觀點,早期希臘哲學中原始範疇意義的演變,波普爾真理觀分析,波普爾的社會哲學,美德與幸福之辯——晚期希臘哲學人本主義的倫理學:人本主義還是人本主義;翻譯:《朱光潛<文學心理學>書中的克羅齊主義,有神論倫理學的失敗》等。教學課程:哲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哲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