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遺傳和環境哪個更重要?

遺傳和環境哪個更重要?

遺傳和環境的關系,後天環境更重要。

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證明,基因控制和決定壹切。這就為“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下來會打洞”的說法提供了科學的解釋。但是這個說法只是說明了生命傳承的壹個方面,還有壹個方面沒有體現出來。在人們還不知道基因的時候,中國文化就已經解釋過龍有九種,都是不同的。

愛因斯坦的後代並不聰明。

國外有拿諾貝爾獎得主的精子做實驗,基於對顯性基因的識別和利用。美國人進行了壹項復制天才的實驗。為了保密,這個計劃只有有限的幾個人知道,但是人們不知道這個實驗,因為結果並不精彩。上世紀80年代末,美國的壹個遺傳學團隊找到了壹位願意做實驗的男性物理學家(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壹位女性音樂家,通過人工生殖技術將他們的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壹個受精卵,然後將其植入女性音樂家的腹部。壹個男孩在十月出生。

這個孩子受到了精心的培養和照顧。從早教到學前教育,從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這個孩子甚至得到了比同齡人更多的關心和照顧。然而,直到小學畢業,這孩子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天才。學習成績壹般,性格壹般。唯壹值得稱贊的是他對音樂更感興趣。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孩子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是個音樂天才。

另壹個故事更有說服力。基於1987出版的愛因斯坦書信和手稿,科學天才、諾貝爾獎獲得者愛因斯坦與壹位塞爾維亞女同學瑪麗奇相戀,後來同居。不久,他們迎來了愛情的結晶,瑪麗奇生下了壹個女兒。他們非常高興,給他們的孩子取名為Lieser。然而,快樂的日子沒過多久,醫生告訴愛因斯坦和瑪麗克,他們的孩子可能會有嚴重的問題,如果不是嚴重的智力障礙,或者先天性愚蠢(

唐氏綜合征)。

果然,愛因斯坦和馬裏克觀察到了兒童嚴重的精神問題。孩子六個月了還不會笑,甚至不會笑。正常孩子兩個月會笑,四個月會笑。還有的孩子很少哭,受刺激後不會馬上哭,對周圍的人和事不感興趣。更重要的是,Lieser擁有先天愚型兒童特有的五官。兩眼間距過大,眼外側斜,嘴巴半開,嘴巴不斷流口水,鼻子低。愛因斯坦和瑪麗克心情不好,而瑪麗克整天都在以淚洗面。她覺得自己和愛因斯坦顯然對付不了這個失智的孩子,但是母愛不允許她隨便放棄這個孩子。

愛因斯坦是個大男子主義者,這個女兒是他們的私生子,所以愛因斯坦沒有太照顧孩子。在學習和生活的壓力下,母親Maric把孩子交給了塞爾維亞老家的父母。當然,還有另壹個不可告人的原因,那就是馬裏奇把孩子留給他的父母照顧。這孩子是個精神錯亂的孩子。雖然當時愛因斯坦還不出名,但愛因斯坦和瑪麗奇都是大學生。按照流行的說法,他們也是高智商的人。如果人們知道像他們這樣高智商的人也生下了癡呆的孩子,那就太尷尬了。

基因的奧秘

為什麽壹個舉世公認的天才和壹個不傻的母親生下了壹個智障的孩子?沒人知道為什麽。後來,Lieser在21個月的時候死於猩紅熱,於是沒有人再提起這段往事。

英國的理查德?美國的羅伯茨和菲利普?夏普因發現斷裂基因獲得199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發現基因中的遺傳信息是以不連續的方式排列的。在壹些生物基因的不對等交換中,染色體不是完全對齊進行同源染色體交換,而是進行非同源染色體交換,通過不清楚的DNA重組過程,使DNA重排相對完整。但是,斷裂基因的來源壹般有兩種方式。壹種是它們大多是相同或相似祖先基因的獨立重復,另壹種是它們由外顯子隨機組合而成。

這說明精子和卵子結合時並不是所有好的基因都被復制,好的基因片段也不壹定能被表達並遺傳給後代,不管是名人的精子還是普通人的精子。換句話說,有性生殖的基因遺傳不僅受時間和環境的影響,還取決於男女雙方復雜而龐大的基因組的隨機組合。後代只能隨機從父母那裏獲得部分基因,而不是全部,而且這種獲得有時是隨機的,不穩定的。基因的某些片段和信息極有可能自由、隨機地移動和組合,這就是所謂的“斷裂基因”。這樣每個個體的遺傳就不會壹樣,甚至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後代也不壹定能繼承父母所有的優秀基因。這也可能是為什麽同壹個父母所生的兄弟姐妹會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是很大的不同,會有九種龍。

另外,即使所有的後代都繼承了上壹代的所有優秀基因,能否全部體現在後天環境中,轉化為天賦和創造力,也是壹個未知數,因為人類和生物個體的成長環境對他將來成為什麽樣的人起著重要的作用,甚至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兒童研究所在1995進行了壹項“優秀青少年的童年與教育”的重大研究,試圖通過研究找出青少年成功的因素和主要因素。雖然調查主要不是關於遺傳和成功的關系,但是這項研究的結果從某些方面說明了兩者之間的關系,遺傳在某些方面是不可靠的。

後天環境更重要。

這項研究調查了400人,他們都是優秀的年輕人。優秀青年的定義是:近年來獲得省級以上模範人物或在某壹專業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年齡壹般在45歲以下。分別是中國十大傑出青年、中國青年科學家、中國傑出青年企業家、國家崗位專家、國家青年優秀社會科學成就獎獲得者等。這項研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這些人才的家庭和遺傳情況,只有極小比例的人才是真正從所謂的“龍生龍,鳳生鳳”中誕生的。

首先,這些人才的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壹項關於優秀年輕父親文化程度的調查顯示,文盲占9%,小學文化程度占38%,初中文化程度占38%。

21%,高中、中專占13%,大專以上占19%。如果和大專劃清界限,大部分人的父親

(81%)只有小學學歷,甚至有近壹半是文盲和小學學歷(47%)

)。這說明文化、智力等遺傳因素在這些優秀青年的成長和成功中並不是主要因素,而是次要的,只占極小的比例。

從優秀青年母親的文化程度來看,文盲占40%,小學占30%,初中占10%,高中占12%,大專以上占8%。如果還和大專劃清界限,大部分人(92%)不具備智力和文化的基因優勢。而且文盲和小學學歷加起來,優秀青年的母親達到70%,更令人震驚,但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了人才。這個結果再次削弱了遺傳的作用。

然而,這項調查的結果與國外類似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國外的調查表明,如果父母尤其是母親的文化水平高,會對孩子的學習和品德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用更大。壹般這類家庭的孩子學習成績好,人格社會認同度高,有禮貌,品德好。

這些優秀青年的父母雖然文化程度不高,沒有受教育的機會,但他們都有通過子女教育擺脫父母命運的強烈願望,所以他們更關心子女的教育和成長,也願意投資。而且這些父母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們的人格因素是好的,尤其是誠實、進取、勤奮、努力的品質對子女的影響很大,使下壹代終身受益於他們的人格和人格因素。從這些結果和解釋來看,遺傳也是起作用的,比如父母的性格和優秀品質對孩子的遺傳,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對孩子的教育和熏陶。顯然,這些優秀年輕人的成長環境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智力遺傳因素。

從這400位優秀青年的父母職業來看父母的影響。這些優秀青年的父親的職業如下:農民占28%,工人占26%,政府官員占18%,知識分子占18%...優秀青年母親的職業分別是:農民占37%,家庭主婦(失業)占22%,工人占17%,政府官員占8%。這些情況說明,優秀青年的父母大多是普通工人(工人、農民),甚至無業,這與他們的文化程度較低是壹致的。但這並沒有影響他們的孩子成為傑出的人才,說明遺傳的作用並不是主要的,後天的環境起了主要作用。

雖然父母的職業對孩子的影響結果和國外的調查結果不同(國外的結果是父母的職業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心智發展,父母的職業類別越高,越有文化,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心智發展就會越好,越令人滿意。

),但中國的調查可能更符合中國國情,也可以作為遺傳不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和唯壹因素的重要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