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母愛是每個母親的本能。創造有血有肉的孩子,壹生呵護他們的成長。孩子的笑容緊緊牽動著母親的心。
但是有些媽媽單純的認為愛孩子就要給孩子最好的,壹輩子都在為孩子遮風擋雨。卻忽略了孩子終將長大,他們終將老去;會有妳無能為力的時候。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孩子需要獨立行走。幫助孩子堅強面對風雨,是父母應該盡的義務。
鄰居黃叔和張毅都60多歲了,但都不老。張阿姨做事雷厲風行,老公會壹直跟著她,聽從她的指揮。她是壹對恩愛夫妻。他們每天勤奮工作;在廠裏幹體力活,下班回家繼續種田賣菜;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張阿姨滿意地說:我們現在這麽努力,就是為了幫兒子多掙點錢,讓他以後過上富裕健康的生活。
他們有壹個兒子和壹個女兒,他們都有家庭。兒子是小舒,30出頭,但畢業後壹直沒有壹份長期工作。10多份工作,最長的壹份只持續了半年;不是時間長,就是距離遠;很多時候,張毅心疼兒子,就讓他辭職。兒子沒有自己的主見,會按媽媽說的做,生個男嬰。
我和小舒從小就是玩伴,他壹直是孩子中的“富二代”。他第壹個擁有當時最流行的玩具,吃的零食總是走在潮流前沿,這是我們聞所未聞的。看著張毅天天追著他吃飯穿衣。記憶中小樹的生活只有吃和玩。他還說他不會洗澡,不會洗頭,他媽媽壹直幫他到初中。
那時候我們小的時候,羨慕或者說羨慕,以為小樹好幸福。我們都是同齡人,卻要幫忙做家務,照顧兄弟姐妹。壹點點不聽話就會被父母打壹頓,聽起來很可憐。
而張毅的女兒,比我們大幾歲,年輕時遇到壹個勤快的小夥子,但家庭環境壹般。張阿姨認為女兒嫁過去肯定吃虧,於是幾經周折終於找到合適的富二代,最終結成夫妻。
張阿姨非常喜歡孩子們,希望她能壹直為他們服務。即使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張毅依然孜孜不倦地工作,洗衣做飯,帶寶寶上班賺錢。經過多年的努力,60歲的人有了70多歲的臉,漸漸地,孩子習慣了父母的付出,養成了用衣服伸手拿食物的壞習慣。
過度溺愛帶來孩子的冷酷無情;過多的幹涉帶來孩子的無奈;太多的指責給孩子帶來的是無事可做。
好景不長。黃大爺身體長期勞累,三年來斷斷續續咳嗽。後來去醫院檢查,最後確診肺癌!後期!已經擴散到氣管,大大小小的腫瘤越來越多的堵住了氣道,所以呼吸越來越困難,開始日夜咳嗽。醫生認為不需要手術,也沒什麽可做的。張毅被告知要多陪陪丈夫,因為時日無多。
張毅慌了,因為幾十年來,丈夫和他並肩戰鬥,她早起都有丈夫陪著。現在這個噩耗發生了,張毅不知所措,傷心欲絕。人壹下子瘦了10斤,讓原本瘦弱的身體更加不堪重負,壓到了崩潰的邊緣。
黃叔從醫院回來後,整個人蒼老了許多,咳嗽加重,日夜不間斷,導致頭痛欲裂,口腔潰爛。用了24個小時才把壹顆藥丸含在嘴裏稍微緩解了疼痛。癌癥晚期患者沒有生活質量。每時每刻,黃大爺都想死,卻又不願意陪老婆。
張毅怕黃叔承受不了真相,所以沒有告訴他真實的病情。黃叔受不了了,讓張毅帶他去打點滴。張大媽不會開車,打電話讓孩子捎壹程,但壹直占線。即使他們的父親已經瀕臨死亡,孩子們也毫不憐憫地拒絕了母親的請求。我壹開始叫富二代女婿,因為他婚後沒有再工作,天天在家遊手好閑。張毅以為自己壹定是自由的,卻找各種理由推脫了張毅的要求。
孩子從來沒有牽過父親的手,也沒有在父親生病後擁抱過脆弱的父親;我從來沒有和父親有過親密接觸。每次遇到他,我都遠遠地看著,生怕被父親傳染。張毅還清楚地記得,黃叔查出癌癥告訴他們後,媳婦馬上帶著孩子和丈夫去醫院體檢。
張阿姨絕望到冰點。
我依稀記得,孩子小時候,也是他爸爸的心頭肉,他爸爸照顧養育大人不眠不休;永遠為孩子無私付出壹切,沒有父親,沒有今天。廣東有句老話說得好,爹養兒,娘養兒。父母不要指望被孩子照顧,因為他們忙於照顧孩子。
內容很諷刺,但也是不爭的事實。
黃叔叔的時間不多了。他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關心。壹天比壹天少!然而,孩子卻不這麽認為。每次出去度假,他們都說沒時間上班。張毅覺得眼睛疼。我和我老公為了給孩子建設更好的生活,努力了壹輩子。現在丈夫已經重病在身,孩子也沒有了牽掛,還認為壹切都是理所當然,壹切都是自己的錯。
張毅對孩子很殘忍,不能待在家裏。於是我帶著黃叔去了附近的醫院,在那裏陪著黃叔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壹程。
從黃叔確診肺癌到去世只有半年時間。黃叔在最後壹刻是如此的虛弱,心臟沒有任何起伏就停止了跳動!我的眼睛總是睜著,閉不上。
這幾天真的太苦了!張毅說,黃叔的每壹次咳嗽都像在張毅身上割了壹刀,深深的血漬歷歷在目,她在不斷地掙紮著死亡和復活。看著心愛的人從健康走向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氣?壹路上只有張毅壹個人,默默承受著人間煉獄般的煎熬。
黃大爺走後,張阿姨得了嚴重的胃潰瘍,疼痛難忍。然後她去丈夫去世的醫院看病。因為長期精神折磨,免疫力低下,口腔潰瘍幾個月,張毅選擇去那家醫院看病。張毅的出發點很明顯。有她老公在那家醫院的回憶,有他們的氣息,會持續很久。
經過壹次又壹次的事件,張毅終於明白了如何做壹個母親,但是這種明白來得太晚了,拿丈夫的生命做賭註,不值得。張儀和黃叔有今天的成績,也不能怪誰。他們壹直以來的教育方式都是錯誤的,導致了孩子的依賴,不懂感恩知足,只求無過,即使結局很難受,但也在意料之中。
作為父母,過分溺愛孩子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孩子從出生就是個體,他的成長需要自己去面對、去感受、去探索;父母只需要在壹旁輔助,主導的力量壹定在孩子自己身上。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愛、自強,壹切都是他們未來成為更好的人必備的素質。
不幹涉,不溺愛,是每個父母應有的教養。所謂溺愛者不明,貪者不厭。過度溺愛孩子不會看到孩子的缺點,貪婪的人永遠不會滿足。
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小灌輸給孩子壹定要孝順、感恩、自強、勤奮、進取,遇到困難和挫折絕不放棄。只有陽光正直的孩子,才是未來社會的棟梁。
只希望天下父母不要因為壹時的溺愛而毀了自己和孩子。
文/森林中的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