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1 20:39:20
點擊次數:76次
當今社會,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無論是和尚還是俗人,無論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他們的處境必然會大相徑庭。
中國有兩句古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積善則有余慶;積累壞房子,災難就多了。”這都是在闡述因果律,警示我們多積德行善。但現實中,我們常常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善意”,自己的處境並沒有得到改善;而那些非富即貴的人,似乎並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麽好事。
於是,有人開始懷疑因果律,覺得做好事、積德不壹定會有回報。
其實因果定律沒有錯,錯的是我們自己。我們之所以覺得做好事沒有得到更多的回報,完全是我們自己的認知和行為錯誤造成的。下面,我給大家詳細講解壹下這個問題。
(1)誰修誰積累幸福。
有些人誤以為做好事就能改善父母家人的厄運,但事實並非如此。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報和債報,誰享了福,誰就受了罪。我們積累善行,我們培養的福報只能來到我們身邊。
換句話說,無論我們是否得到健康、財富或長壽的好消息,它只能來到我們身邊。即使是我們愛的人也無法替我們享受。
人就是這樣,我們也經常被親人的所愛所困擾。但是,“誰修誰就積累幸福”是自然規律。修了妳就有福了,修了他就有福了。誰也改變不了。
除非,他(她)也能明白善道,培養自己的“善根”,然後自己去積累善舉。這樣他(她)才能從自己身上得到更多的祝福。
2財富不易求。
我們都是帶著福和債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我們各自的福和債也是不壹樣的。
不管有沒有三代同堂的因果,人與人之間的福與債都會有很大的差異,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有的出生在富裕的家庭,有的出生在貧窮的地方;有的生來健康,有的生來患有不治之癥。這些先天因素從出生就無法改變。
從命理的角度來說,我們每個人先天的身體、性格、命運、運勢都是有定數的,只能在先天的基礎上去把握和改變。
麻雀養得再好,也比不上鴕鳥;壹棵草再怎麽壯,也不會成為參天大樹。
積善得善報也是如此。我們只能在自己命運的基礎上做出有限的改變,卻無法無限的獲得好的回報。
生活中多年受病痛折磨的人,可以減少大病,減少痛苦,但很難使他們堅強,精力充沛;人生應該有40年的壽命,行善可以到六七十歲,但很難使其達到百歲;人生應該有50萬的財產,做好事可以達到80萬到90萬,但很難使其成為億萬富翁;如果妳這輩子沒有孩子,做好事可以得到壹個,但是很難做到孩子成群的地步。
總而言之,富而貴只能靠偶然,而不是靠平時積德。
3“真善美”是福。
現實社會中,有很多沒有任何信仰的家庭,生活的很幸福。壹些儒、釋、道等宗教的信徒也有家庭不和,破財傷身,災難連連。
原因是什麽?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
《道德經》說:“聖人無為,而教無字。”。我們古代的聖賢有著偉大的智慧,他們淡泊名利。他們可能不會寫書,但是他們會把壹些積德的方法寫進簡單易懂的成語裏,然後傳授給我們的祖先,這樣他們不僅在無形中積累了很多積德,還把這些珍貴的成語廣為傳播。
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勤儉持家”“和諧生財”“謙虛利人皆虧”“守信用”“時間寶貴壹寸”“家中萬事亨通”“君子壹言難收回”等,都蘊含著“積德行善”的好方法。
在這個世界上,只要妳真的在日常生活中行善積德,不管妳是不是儒釋道的弟子,不管妳學的是什麽學派、什麽修行,都可以得到“善果”,都會增加妳的財運。
少數儒釋道信徒,只知道拜神念經,不懂“善”的真諦,不相信其他宗教和學說,不接受好知識的灌輸。更有甚者,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爭名奪利,奢侈浪費,殘忍粗暴,私欲過度,卻沒有對眾生的包容和仁慈。
如果有壹個造物主上帝,那麽所有的生命都是上帝的孩子。如果妳不好好對待上帝的孩子,希望上帝保佑妳,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正確的方法比選擇任何學校和方法都重要。方法對了,自然會得到加持。
(4)積善就是修心。
積累的福報的數量和我們在外面改變的東西的數量不能成正比。付出愛也要根據對方的情況。
修心養性是壹個逐漸學會理解萬物的道理和規律的過程,從而更好地接受和面對,改變自己的壞習慣。
人類只是宇宙的壹小部分。在這個世界上,
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比如冬天來了,氣候變冷了,我們要做的不是讓天氣變暖,而是提前做好防寒保暖的準備。
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可以改變很多,但往往我們可以理解,改變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和能力,才是成功最根本的條件。
“認真修復自己,迷茫地看待命運。”如果妳能大度無私的待人接物,自然會得到很多人的信任和支持;只要妳能盡職盡責,不計回報的付出,自然會得到更高的待遇和更多的晉升機會。
所以,只有自我提升,才能服務於自己的缺點,改變自己的壞習慣。這比獻愛心、放生動物更重要、更有效。
⑤舍近求遠不可取。
我們知道,對世間眾生的“善”才是最大的善。但“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壹切都要從日常生活壹點壹滴做起。
我們身邊的眾生,就像我們的親人壹樣。只要我們對他們好,他們也會對我們好(如果我們對他們不好,很快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有的人舍近求遠,寧願捐錢捐物給遠方的人,也不願善待身邊的眾生。這就好比壹個人把父母妻兒留在家裏,卻把自己的錢拿出來給陌生偏遠山區的壹些人獻愛心。這樣做會少走很多彎路,也不容易得到壹個福報。
其實眾生無處不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到處都可以“積德行善”。
我們不浪費食物,我們少吃肉,多吃蔬菜。這是幸福的積累;我們不亂扔垃圾,綠色出行,這也是壹種福氣;我們使用更少的殺蟲劑和殺菌劑,我們很節儉,這是壹種福氣...
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積累幸福”的機會。只要妳用心,任何時候都可以做到。
6.好水果需要時間。
“種善因,收善果”是自然規律。但是,世間萬物都需要壹個過程。樹的種子不能壹播種就生長結果。壹般至少要三年才能見效。
先有“因”,後有“果”。我們現在的處境(結果)是過去的“因”造成的。而我們未來的處境(結果)是由現在的“因”造成的。
過去的“病因”主要包括身體素質、智商、情商、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生活習慣和長期培養的人際關系等。
因為過去的“因”是不可改變的,現在的“果”是很難改變的。
未來的“果”是現在造成的。所以,如果我們不改變過去的壹些壞習慣,以後就只能按照自己固定的命運走了。
而如果妳下定決心逐漸改掉自己的壞習慣,並堅持下去,妳就能逐漸改變命運,終有壹天,妳壹定會得到無邊的福報。
現代社會有大量的人因為非法行醫而對善惡因果產生懷疑。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妳壹些啟示。我趕時間,水平有限。如果您有任何建議、意見或疑問,請聯系我,與我討論。謝謝大家!
(把malaoshi369.cn的網址復制粘貼到瀏覽器裏打開,多看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