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微課的定義和功能
為了設計好微課,我認為首先要了解微課的定義和功能:
1.微課是指用5-10分鐘的微視頻,講解壹個非常碎片化的知識點、考點、例題、作業問題,或者教學經驗。
2.微課的作用:解惑而非授課,用於在線教育(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不能代替課堂新知識的講授。
第二,選擇和分析知識點
壹節微課能否設計好,教學效果好,知識點的選取和分析非常重要。所以我在設計每節課的時候,首先精心挑選知識點,對相關知識點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處理,使之更加符合教學的認知規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通常會這樣做:
1,知識點,盡量選擇熱門考點,教學重點和難點。
2、知識點的選擇要詳細,十分鐘之內能講解透徹。
3.知識點要準確,文字、語言、圖片不存在智力錯誤或誤導性描述。
4.知識點要按照壹定的邏輯劃分成很多小知識點。
比如在小學三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我選擇數字壹比壹(1-10)作為知識點,設計了壹節微課,讓學生在10分鐘的短時間內感知、認識並初步運用數字壹比壹(1-10)。
第三,選擇合適的微課類型
微課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講座類——適合教師用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這是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微課類型。
2、問答類——適合教師根據壹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問,要求學生回答,通過問答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檢驗知識。
3.啟發性——適用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以啟發學生思維為核心,運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
4、討論課——適合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個中心問題通過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 *著討論,相互啟發,集思廣益來學習。
5.演示課——適用於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展示實物或直觀教具,或做演示實驗,或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認識,對所教知識進行講解和確認。
6、練習——適合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有意識的控制和糾正,反復完成壹定的動作或活動,從而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
7.實驗——適用於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壹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運行過程,使實驗對象發生某種變化,從而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得新的知識或驗證知識。
8.表演類——適用於組織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戲劇的方式表演和再現教學內容,以達到學習、交流、娛樂的目的,促進審美感受,提高學習興趣。
9.自主學習——適合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學生通過自主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來實現學習目標。
10、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或團隊的形式組織學生學習的策略。
11、探究學習——壹種適合學生在積極參與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猜測或假設,用科學方法研究問題,並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創新實踐能力、思維發展和知識體系自主建構的學習方式。
在設計每個微課之前,根據要講解的知識點選擇合適的微課類型,有助於提高微課的效果。
比如,我在設計小學三年級英語課的“數壹數二(1-10)”時,根據知識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了“練習課”微課類型,讓學生在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演練中掌握相關知識點。
第四,構建完整精細的教學過程
1,切入主題要新穎迅速。
由於微課時間短,在設計微課時要註意切入主題的方法和途徑,力求新穎、快捷、緊扣主題,這樣才能把更多的時間分配到內容的教學上。在微課的教學設計中,我通常采用以下幾種方式切入正題:
(1)設置話題介紹話題。
(2)從前面的基本內容引入題目。
(3)從生活現象和實際問題引入話題。
(4)開門見山,進入正題。
(5)設置問題、懸念等。進入正題。
2、教學線索要清晰。
在微課的設計上,要求盡量只有壹條線索,在這條線索上突出重點內容。如果在講授重點內容時需要列出論據,論據列表壹定要簡明扼要,力求論據充分準確,不引起新的問題。設計微課要註意巧妙啟發,積極引導,力爭在有限的時間內圓滿完成微課規定的教學任務。
3.結局應該很快
在微課的設計中,總結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內容點的總結。壹篇好的微課小結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在微課的總結中,由於前面重點內容的教學占用的時間較多,所以微課節不長但要精,節的方法要科學,要快。
4,力求創新,亮點。
在微課的設計上,壹定要有自己獨特的亮點。這個亮點可以是簡單的講課,細致入微的分析,充滿激情的背誦,精致完美的課堂結構,準確生動的教學語言等等。只有微課教學有自己獨特的亮點,才能提高微課的水平。
比如,我在設計初三英語微課“數字壹十分(1-10)”時,利用生動有趣的微課課件快速引出知識點,以數字壹十分(1-10)的練習為主要線索進行微課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微課設計新穎,內容集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積極性。
第五,制作實用的微課教學課件
教學課件能充分營造圖文並茂、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有效突破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改變傳統單調的教學模式,使音樂學習落到實處。因此,在微課的設計過程中,制作實用有效的課件至關重要。我覺得制作微課課件要註意以下幾點:
1,要有美感
壹個好的微課課件,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能讓人獲得美的享受。高質量的微課課件是內容和美的形式的完美統壹。
2、動態與靜態相結合
動態圖片可以讓課件精彩動人,而靜態圖片可以給人更多的思考空間。因此,在設計微課課件時,應註意動態畫面與靜態畫面的有機結合,以增強微課的教學效果。
3、合理安排信息。
在制作微課課件時,要充分利用認知學習和教學設計理論,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的需要,有效地組織信息資源,提供適當的信息,有利於突破教學中的難點,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通過多種感覺器官獲得相關信息。在制作微課課件時,合理安排信息,可以提高教學信息傳播的效率,增強教學的積極性、生動性和創造性。
4、操作簡單
為了便於教學,微課課件的操作應盡可能簡單、靈活、可靠,便於師生控制。在課件的操作界面上設置含義明確的菜單、按鈕和圖標,最好支持鼠標,盡量避免復雜的鍵盤操作和過多層次的交互操作,盡量設置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轉移控件,可以方便地進行前進、後退和跳轉。
在微課中使用課件,可以讓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有力量,讓學習事半功倍。所以在設計每壹節課的時候,我都會非常註重課件的制作。
比如我在設計初三英語微課《數字壹十分(1-10)》的時候,就根據知識點設計了美觀實用的課件。利用教學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理解、思考、交流、提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創造性地學習,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以上是我這兩年在微課教學中總結的壹些經驗和做法。實踐證明,在教學中,發揮微課的五部式教學設計,精心把握“理解微課的定義和作用”、“選擇和分析知識點”、“選擇合適的微課”、“構建完整的精細化教學流程”、“制作實用的微課教學課件”五個環節,巧妙設計微課教學活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