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是經教育部批準,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湖北省教育廳直屬的獨立設置的公辦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國家優質院校、國家“雙高計劃”高層次專業群(壹檔)建設單位、國家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國家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國家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大學、首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是全國高職院校校長聯席會議主席團成員單位,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學會副會長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產學研合作教育分會副會長單位,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單位,湖北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單位,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分會會長單位。
截至2020年5月,學校擁有主校區和葛店校區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580畝,建築面積68.76萬平方米。?
歷史的發展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從1972創辦的長江電信技工學校起步,1978年2月學校更名為武漢無線電工業學校,1999年教育部正式批準原武漢無線電工業學校與湖北電子工業學校合並組建武漢職業技術學院。2010成立湖北省工業設計學校和湖北省第壹輕工業學校。
部門專業
學校現設有15二級學院,64個專業,涵蓋電信、機電、計算機、建築、商科、藝術、外語外貿、文化傳媒、旅遊航空、紡織服裝、生物、輕工、國際教育、繼續教育等十余個應用技術和教育領域,形成“國家級、省級、高校級”三個層次。中央財政支持2個重點建設專業,5個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現代制造和旅遊兩大群是湖北10重大職業教育品牌,13專業正在實施國家骨幹專業建設,大大增強了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的能力。
能力
截至2018年4月,學校現有教職工1464人,其中專任教師906人,教授、副教授449人,“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的90%以上。學校擁有國務院和省級政府津貼專家7名,全國優秀教師4名,省級名師、優秀教師4名,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學校擁有全國行業職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15人,教育部裝備專家委員會成員1人,國家和湖北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評估專家4人。聘請27名楚天熟練教師和23名外籍教師。
教學建設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擁有校內實訓基地51個,其中數控技術、光電子技術、生物制藥技術國家級實訓基地3個,省級實訓基地14個,實驗室229個,校外實訓基地437個,國家“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項目1個。學校擁有紙質圖書1.389萬冊,電子圖書3.12TB,數字資源1.4 TB。學校還建有校園網,總出口帶寬10Gbps,中繼帶寬10Gbps,總數據量45TB,信息點18811。
特色專業
湖北省重點專業: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
國家示範重點建設專業:模具設計與制造、數控技術、光電子技術、電子商務、生物制藥技術、現代紡織技術。
湖北省高職教育重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通信技術、電子商務。
湖北省教學改革試點專業:物流管理、微生物技術與應用、會計學、電氣自動化技術。
交流與合作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合作辦學。先後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愛爾蘭、新加坡等28個國家的107所院校或教育機構建立了交流和工作關系,開展了16個國際教育項目,有2000多名校友在國外學習和工作。學校依托產業,發起並牽頭組建了現代制造、電子信息、旅遊、生物四大湖北職業教育集團,與IBM、海爾、華中數控、聯想、長江存儲等300多家企事業單位長期“產學研”合作。
館藏資源
截止2018年4月,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有紙質圖書1389000冊,期刊報紙1000余種,電子資源10種。
日誌日誌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是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主辦,在中國境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已被中國期刊網、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萬芳數據-數字期刊群、中國核心期刊(精選)數據庫和互聯網出版平臺收錄。
校訓
品德高尚,勤奮好學,求實創新。
德性:作為學生,要有日常的道德修養,要有崇高寬廣的胸懷。
學習上固執:“我相信學習”,所以要專心學習,不能有雜念。
實事求是:學習上不弄虛作假、異想天開,腳踏實地、實事求是。
開拓:開拓就是開放和擴大,要有創新精神,勇於創造。
校徽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校徽主體為藍色,周圍為中英文文字,中間的藍白圖形像三本疊在壹起的書,又像壹枚向前噴湧的火箭,展現了學校教書育人的精神,以及開拓創新、開創未來的頑強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