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為什麽感覺很多政府機關新招聘的年輕人普遍不願意寫材料?

為什麽感覺很多政府機關新招聘的年輕人普遍不願意寫材料?

我的朋友現在是壹個部門的主管。他告訴我,現在寫材料已經不是熱門工作了。年輕人不傻,自然不願意做吃力不討好的事。

最近正好和朋友壹起吃飯,就問他最近的工作情況,因為朋友剛從縣市場監管局局長壹職提拔到市區街道辦書記壹職,工作環境變了。作為新人,我應該有些不適應。我也想關心他,壹起想辦法。我看到朋友嘆氣,跟我說他現在真的有壹個煩惱,就是找不到寫材料的人,要自己寫很多材料。

我真的有點驚訝。按理說,體制內寫材料的人應該不少,因為寫材料可以提高,這也是公認的技能,所以願意寫材料的人應該不少。有朋友說,他到街道後的第二天,以前在辦公室寫材料的老劉找到他,要求把他調離寫材料的崗位。壹個朋友問他為什麽。他說他四十多了,身體不好。家裏事情很多,孩子上學,老人去醫院,他也沒什麽可追求的。他只想安定下來,不想熬夜寫稿子。

既然老劉提出了這麽直接的要求,他的朋友也只能答應他的要求,把他從寫作崗位上調離。後來材料只能他朋友自己寫了。這時候我才想起來我朋友那條街今年新招了四個人,兩個公務員,兩個事業編。總會有年輕人可以慢慢訓練學習寫字。雖然壹開始功夫不夠,但是越辣越好。於是我問我朋友,為什麽不安排壹個年輕人寫稿,哪怕幾乎沒什麽,慢慢培養就好了。

朋友說他也是這麽想的,但沒想到四個新青年壹個都不會寫材料。起初,他安排壹個男孩在辦公室做秘書。結果那個男生居然直接說不想從事寫作,這讓他的朋友有點尷尬,甚至直接對他的安排不滿,但又無可奈何。這個男孩是壹名職業編輯,也是本地人,看起來他只想簡單地工作。他的朋友別無選擇,只能給他安排另壹個職位。

後來朋友安排了壹個女公務員負責寫作。女孩沒有明確說不,但能看出不情願。她跟朋友說自己寫作水平不行,寫作素材也不行。她的朋友認為邊寫作邊鍛煉沒問題,所以她的朋友鼓勵她。結果後來發生的事情真的讓人無法預料。那個女生寫的材料太差了,不能直接用,寫了好幾遍,根本沒有推廣,只好再調。後來朋友試了幾個候選人,都不願意寫材料,最後不了了之。

其實我很疑惑。為什麽現在的年輕人不愛寫材料?要知道,在以前,寫材料絕對是壹種快速進步的方式。朋友是從文字材料中誕生的。當時因為他們在鄉鎮寫材料寫得好,被縣政府辦重視,直接調到政府寫材料。過了幾年,他們被提拔成了政府辦副主任,直接給大領導寫材料。後來大領導帶走之前,還得讓他更進壹步。我成了壹個委辦局的局長,然後壹步步回到縣城最重要的街道當秘書。前途是光明的,所以在我們看來,寫材料雖然辛苦壹點,但也是有相應回報的。

然後我和我的朋友進壹步溝通。他告訴我,現在的年輕人不傻,情況確實變了。年輕人也知道寫材料很辛苦。最重要的是,寫材料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成為快速進步的渠道,有時候還會是很大的責任,所以沒有年輕人願意寫材料。

以前體制內的單位,每個單位都有壹個牛逼的人叫筆桿,負責給領導寫稿,其他工作基本不用管。他的職責是寫報告,寫總結,寫各種各樣的新聞,以便領導們在報告和演講中都能獲得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說,壹個單位有好的筆桿,就算是在工作。

這支筆永遠不會被濫用。大家都知道寫好材料有多重要。所以領導很重視寫材料的人才。壹般很快就會是辦公室主任或者副主任。然後,如果有機會,領導會提拔,會想帶著這支筆走。因為去新單位寫材料還是壹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才會有工作不是做,而是寫的說法。所以在以前,稍微有點知識的人都會想寫材料,因為這確實是壹種進步的方式。

壹個是知道寫材料的苦。以前信息比較閉塞。很多新人不知道寫材料的辛苦,然後就掉進了這壹套。他們越寫越深,越寫不出來。最後成了筆,每天只能熬夜寫材料,毀了身體,也顧不上家庭。當時那麽多人被迫寫材料,因為根本不知道水有多深。

但現在不同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分享自己寫材料的經歷,大部分都是痛苦的,而寫材料的所有痛苦都是完全在網上寫出來的,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很容易明白有些材料不是壹份輕松的工作,所以自然有抵觸情緒。有了這種先入為主的抵觸情緒,沒人願意寫材料。

第二,現在寫材料真的不流行了。以前大家都喜歡寫材料,因為升官快,是進步的捷徑,更受領導重視。現在寫材料雖然有時候也能被領導重視,但遠不如從前了。而且從現在被提拔重用的人來看,單純從事寫作工作已經不能滿足進步的需要。現在能被提拔的大多是從事重要業務崗位的人才。所以,用筆寫世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第三,材料現在真的很難寫。以前的材料要好很多,因為大部分套路都是通用的,而且那個時候對材料的要求更低,也沒有現在這麽規範。只要它們寫得漂亮,有些人發表了驚人的言論,它們就可以被稱為壹篇好文章。現在對文字的要求大多是細化的。要知道,壹篇精煉的文章肯定比壹篇反著讀的文章難多了,而且現在對材料的要求也高了,格式也更正式了。

還有壹點,以前很多資料都不在網上,也就是說有些資料可以參考,這就使得寫資料的時候可以說有壹些捷徑,即使有錯誤也不是那麽大的問題,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基本上各種舉報材料都會在網上。壹旦發現錯誤或引用,就會引起軒然大波。現在晚上經常有這樣的新聞,材料也是。

現在年輕人不願意寫材料確實是事實,也和年輕人更自由的職業觀有關。這壹結果喜憂參半。好的方面可以讓新員工更加註重實際工作,不好的方面就是案頭工作可能又要放下了。然而,壹切都不是絕對的。總會有人喜歡寫作,總會有人能成為新筆,把寫作發揚光大。

毛主席親自撰寫文章、講話、電報、通知文件。為什麽現在領導需要秘書來代勞?現任領導比毛主席還忙嗎?其實寫文章,寫文件,寫材料,就是壹個思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壹定要理清思路,邏輯清晰,明辨是非,這樣才能知道自己做了什麽,沒做什麽,哪些做對了,哪些做得不到位。只有經過這個過程,領導才知道該怎麽做。秘書寫完之後,仔細看了壹遍,還是完全忘了。

妳不願意寫嗎?妳不能寫!寫材料真的超出常人能力,太費腦子了!

這確實是目前的客觀現象。總之,用處不大。

第壹,年輕壹代思維更活躍,對案頭工作不感興趣,甚至“看不上”這種看似“華而不實”的書面工作——但寫材料真的沒用嗎?事實上,好的材料確實能起到總結和提高進步的作用...但問題是現在的工作作風越來越不紮實,大部分材料都是機械處理——材料原本的作用已經打折扣——這能讓初來乍到的年輕人“尊重”嗎?

第二,受制於壹些新的規則,“秘書人員”往往跟不上其客戶——領導的升遷步伐,某種程度上也就望而卻步。

第三,寫材料的朋友壹般都在綜合科,這些單位在組織部等核心部門還是有“地位”的,因為畢竟是“處於核心”,這些部門的“核心領導”地位重要,大家看佛不看僧,相對支持綜合科的工作...但在壹些政府部門,尤其是在平日業務工作已經比較繁忙的地方,業務部門對綜合部門“頻繁要各種數據”、“頻繁要材料、要資料”非常抵觸,使得綜合部門的工作“容易得罪人”。此外,這些單位的壹把手不在上級黨委的“核心”中,人們普遍有“庸俗”的想法...綜上所述,大部分政府部門的朋友與其得罪人,還不如去壹個業務部門“朝九晚五”。

第四,個別單位對文字的要求不太高,貓狗都可以,這也讓壹部分人不那麽熱衷於“精雕細刻”文字——這方面的工作者自然少了很多。

第五,寫作工作是個苦差事——要花很多時間,經常坐很久,對身體很不好——現在工資就這麽多,幹多幹少幾乎沒有區別。再說壹個單位寫材料也不需要多少。不做的話,壹定會找到有能力的。沒必要花個人健康去換取壹個當年很吃香的位置,現在“希望”不大了。

當然,原因有很多,甚至有“老同誌”不願意培養壹個“新同誌”暫時接班的原因——教徒弟餓死師傅就不用說了。

總的來說,寫材料之前能帶來的“紅利”在急劇減少,年輕人思維活躍,精打細算——當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時,自然不會去做...

至於有些人說不會做是因為不會,這就有點不合適了。誰會在參加工作的時候寫出深刻的、邏輯的、華麗的材料?我可以負責任的說,現在任何壹個寫材料的大師,從來都是壹點壹點磨出來的,沒有人壹參加工作就寫材料——材料的作用還像新時代那麽重要嗎?這確實值得思考...

年輕人想,我為什麽要寫妳的演講稿?!我寫了禿頂,風頭都是妳的。我有壹點信用嗎?

另外,開會的話,妳(領導)會講,不能講就不要講。讓我提前寫好草稿,妳來看。這不是忽悠人嗎?看起來妳有很多層次,其實都是騙人的。我討厭假裝。

他們不知道妳的起草材料可以帶“私貨”。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工作中沒人會幫妳。如果妳讓領導說了算,給妳安排了,好處只有妳自己清楚。

演講的水平不是壹朝壹夕可以達到的。能有機會給妳手把手指導,是很難得的壹對壹輔導。想要升職,首先要有真本事。不能做外聯接待,也不想做辦公室文案。什麽,等上帝來享受美食!如果沒有背景做跳板,可以老老實實幹,混個好人品。同事能看出來妳不是好人,能多得幾分優秀票,妳就覺得有點存在感了。

看單位風氣和領導作風。我在部隊做了十五年的筆筒,我覺得沒毛病。加班是有點苦,但是壹個下崗工人家庭的窮孩子,30歲出頭就能成為科級幹部,沒有父親的努力,只能埋頭苦幹。當然,我也慶幸自己遇到了壹個好領導,沒有虧待老實人。壹個為知己者死的學者,大概說的就是這種領導。

坦白說,寫材料是個苦差事!

寫材料就像廚師。按照主要領導的口味,甜的鹹的都可以通過,特別是要讓班子成員滿意。

從三十多歲到退休,我以碼字為主業,服務過很多領導,但也就是業務領導。相對來說,相對容易過關,但是如果我是政府部門的話,就比較規範,難度也比較大,因為我退休後在政府部門工作了壹年多。

特別是寫材料,經常是熬夜,但是白天沒有夜晚那麽安靜,所以寫材料是個苦差事!

大家都願意做壹些具體的工作,卻不願意寫材料,累死人。

說到寫材料,我本能的拒絕,但是領導說寫材料可以快速提升自己,快速掌握部門管轄的業務。我信了領導的話,默默寫了三年材料。領導說得對。我真的很快就了解了部門的大部分業務,但也僅此而已,因為知道的多了也不是好事。

剛進辦公室,負責帶我的大姐讓我幫忙寫材料,我應該做過壹兩次。畢竟她大四,負責給我安排工作,我也沒有拒絕。

誰知道她跟領導說了這件事,領導就把寫材料的工作給了我,我當時就楞住了。為什麽?這個工作是不分的!業務要誰參與,誰來寫!妳這樣定規矩,我就不做職業寫手了,還要給系裏寫材料。

正因為如此,領導還專門召開了壹個小型會議。會議的內容是部門內部的人事業務調整。畢竟我剛來,需要分配壹些工作。但是,我沒想到的是,部門又增加了壹項工作內容,就是寫材料,領導給了我。

說到寫材料,其實很好理解,就是給部門編壹些工作總結、匯報材料、發言稿、會議紀要等等。

記得剛開始寫材料的時候,我姐負責照顧我,還親自給我指出來,尤其是每月的會議記錄,需要上報,不能馬虎。

剛開始寫例會紀要的時候,因為不熟悉,我姐讓每個發言的機關管理人員把他的發言整理成文字,然後發給我,讓我做總結。

寫好之後發給了姐姐,然後姐姐修改後用紅色標註,讓我按照她的要求修改。就這樣,經歷了兩三次!她跟我說,好吧,以後按這個標準寫會議紀要就行了。我正式上路了!

她以前是負責匯報例會紀要的人,現在領導交給我了,她就輕松了很多。

作為壹個官員,寫材料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年底。真的很瘋狂。我真的很好奇。寫這麽多材料有什麽用?

現在是年底了。不知道妳們公司會不會也準備年終總結?反正我們公司現在基本都在做這個工作,包括年終總結,明年計劃,制度修訂,工作匯報,個人年度工作總結...

作為部門的寫手,我有機會參加很多會議,所以我知道部門裏發生的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這讓我成為部門裏舉足輕重的人物。如果我不“年輕”,我可能會成為部門的技術組長!但是被領導身邊的壹個紅人搶了!

雖然沒有提拔,但是領導先找我,讓我出方案。誰讓我知道部門的所有業務?就連這個技術團隊的領導也不例外。他經常來我辦公室尋求幫助。因此,我成了部門的“好人”。

有壹次和領導壹起參加公司級會議。我按照自己的習慣記錄了會議內容。整個會議過程中沒有發現什麽特別的地方,我以為只是壹次普通的會議。

回到辦公室,我也習慣性地打開電腦,把這次會議的紀要整理出來,編號,放進“會議紀要”文件夾,交給領導。

至此,我參加會議的任務徹底完成,於是放下工作,去做其他工作了。

沒想到過了幾天,主持上次會議的經理突然想查上次會議的會議記錄。這個事情發生的比較突然,因為以前經理只要開會,會後都會給各部門領導發壹份會議記錄,要求按照會議記錄的要求去做。不過,這次我沒去!

這可把各部門領導急壞了。畢竟按照以前的工作習慣,他們自己不做記錄,經理也不發。我們在哪裏可以得到會議記錄?

所以在周五下午的周總結會上,經理批評了沒有會議記錄的部門領導。但是我們部門的領導不在其中,因為我給他錄了壹份。

所以事後領導在壹次早會上表揚了我。當然,也有壹些鼓勵的話,如:努力工作,妳是優秀的,公司的未來屬於妳們年輕人...

我聽了很尷尬!這都什麽年代了?畫大餅還有用嗎?

有壹次,領導讓我寫壹篇演講稿,需要站在領導的角度寫。事情很緊急。下午壹點接到通知,下午兩點就寫完了,我要給領導送去!

面對如此緊急的任務,我也迅速展開,但前提是要知道演講講的是什麽。

於是我去找領導問怎麽回事,領導告訴我是前幾天的事故,讓我寫壹份事故分析和註意事項的講話稿。

知道了目的,我也很快完成了初稿。我想修改壹下發給領導。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領導來到我的辦公室,問我寫完了沒有。

我跟領導說,初稿剛完成,還沒檢查。領導著急的說,那妳給我送過來!於是我把初稿發給領導,讓他修改壹下,防止錯別字。

這真的很像墨菲定律。妳越擔心某事,它就越有可能發生。領導還沒有修改,就把這個演講稿發給了經理。

領導開會,經理看發言稿的時候,為什麽會有錯別字?這麽高端的會議怎麽會出現這麽明顯的錯誤,經理很生氣。

會上直接批評了領導,領導沒回話。他默默地接受了批評。誰知經理不想就此打住,臨時加了壹條公司規定,就是上報的文件如果有錯別字,從部門扣50元,由部門全體員工承擔,從員工獎金中扣除。

領導開會回來跟我說了這件事,讓我以後寫材料的時候註意壹下。唉!沒想到壹個錯別字在公司掀起了壹股風潮。以後有人因此受到批評的時候,妳要想到我!

進入辦公室和職場,寫的材料不是憑空捏造,而是根據公司內部情況寫的。年輕人剛入職,根本不了解辦公室內部情況,也不了解公司的規章制度。怎麽寫它們?如果他們只是在網上找壹些相關的資料,就會和公司的制度不兼容,最後重寫。這就是年輕人不想寫材料的原因。

1,不了解公司的規章制度,也不知道如何下手。

寫材料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雖然有些老手用筆就能做到,這是在熟悉公司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完成的。如果是剛入職場的年輕人來寫,那就像是在建造空中樓閣,無從下手!

2.寫材料不是壹個簡單的工作,很多剛入職的年輕人根本不會。

寫材料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很多人不了解寫材料的難度。如果他們想在辦公室寫壹份好的文檔,他們需要對公司的制度有詳細的了解。此外,他們還需要了解公司領導的說話習慣,以及領導推崇的風格。

沒有這些東西作為基礎,妳寫的材料必然會被打回去重寫。

就像老師批改作業壹樣。年輕人最不希望遇到的,就是在職業生涯中再次出現學生時代做作業的情況。

3.寫材料是壹項拿不出實效的工作。

年輕人最看重實效,如果完成壹件事得不到壹定的回報,那麽年輕人就不願意接班。寫材料是壹個不能“有回報”的工作。

但領導不這麽認為。領導認為年輕人通過寫材料可以很快了解公司的制度和領導的喜好。這樣妳就能很快融入公司!

但是年輕人認為寫材料得不到看得見的好處,覺得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對於這些虛無主義的東西,他們認為是畫大餅,根本不屑壹顧。

4.寫材料是壹項耗費腦力的工作。

職場上寫材料不是壹件容易的事,因為有壹定的針對性。比如電廠寫的材料,在建築公司是用不到的,但是進入壹個公司的辦公室,就會有更強的針對性。找個參照物可能要花時間和精力,但最後可能學不到東西,這需要很大的精力,所以年輕人會本能的拒絕。

其實寫公司內部材料需要對公司的規章制度有詳細的了解。剛入職怎麽會有這樣的基礎?

年輕人不想寫材料,不可取。如果有機會,妳還是可以接手這樣的工作,因為妳可以通過寫材料掌握公司的規章制度和公司的工作習慣。當妳能輕而易舉地寫出壹份材料時,妳會被認為是公司職場的老手。

作為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寫材料是快速融入公司的好方法。如果妳擅長寫材料,妳會很快接觸到領導,進入領導的視野,那麽妳的職業前途會更順利。

寫材料是公認的苦差事。新就業的年輕人十個有九個不願意寫作。妳為什麽不想寫?根本原因是妳付出的回報大,性價比極低。至於具體原因,且聽慢道來。

第壹,我不會寫。寫材料和寫文章不壹樣。它有壹種特殊的風格、樣式和風格。寫材料,首要任務是熟悉各種材料的格式。格式只是寫材料最簡單的東西。真正難的是內容,需要妳熟悉相關工作,書面材料可以豐富。這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必須要長期積累。最好在壹個地方有至少五年的經驗,熟悉各方面的情況,才能寫出好的材料。

當然,以上材料還是現實的,有實際的東西,上手之後再寫比較好。最難的是材料,真的是憑空寫出來的。想要寫好,沒有五年以上的鍛煉是不可能的。

所以很多人真的不會寫材料,寫出來的東西完全沒用,自然就不想寫了。

第二,我不想寫。寫材料是個苦差事,還得忍著。這種做飯不是板凳上的那種做飯,是白加黑,五加二的做飯。想想吧。壹個周末,妳終於抽出時間和家人孩子壹起出去了。剛出門就接到電話,說明天有緊急會議或者招待會,要求發言。妳會怎麽做?只能跟家人孩子說聲對不起,回去加班。如果順利的話,晚上十壹二點還能回家。如果不順利,我將不得不熬夜。

至於年輕人,更是雪上加霜。壹旦妳得到了寫材料的工作,妳就得吃住在單位。領導的理由也很簡單。妳還年輕,沒有被家人拖累。是沖刺和做出犧牲的時候了。

好壹點的領導也會給壹些補償,比如給大家弄個加班飯什麽的。不會做人的領導真的會讓妳自焚。抱怨的話,會給妳壹頂不知道犧牲奉獻的帽子。甚至有年輕人因為過度勞累,連找個對象的時間都沒有,到了三十多歲還單身。年輕人不傻,剛開始能忽悠人,後來誰幹誰傻。

第三,性價比低。對於體制內的大多數人來說,為了進步而努力。但是現實很復雜,可以進步的因素很多。做多只是其中之壹,甚至不是決定性因素。

年輕人進單位後,發現單位的老同誌寫材料十幾年了,奉獻了青春,忽略了家庭,忽略了老婆孩子,甚至崩潰了。最後還是原地踏步,也許只是被領導和同事誇為單位裏的“筆桿子”。這是年輕人想要的結果嗎?當然不是。有前面的老同誌做榜樣,年輕人自然不會相信領導的大餅,寫材料也會避而遠之。

總之,能考上公務員的年輕人,可能很單純,但絕不會傻,心裏都有自己的名字。我覺得年輕人不願意寫材料是好事。某種程度上,我們國家每年招那麽多年輕人進體制,就是希望年輕的新鮮血液能改變壹些慢性病。對於業內人士來說,大家都很清楚寫材料是怎麽回事。

就像90後、2000後進入職場後,公司被迫進行制度變革壹樣。體制內的年輕人不願意寫材料,希望能逼出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