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世界觀教育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辯證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無產階級對待世界萬物最根本的觀點和態度,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武器。在新世紀,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具有重要意義。
教育學生堅持辯證的觀點,就是教育他們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根據事物的本來面目認識世界,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壹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都是相互聯系的。克服孤立的、靜態的、片面的看待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同時也要教育學生堅持實踐第壹的觀點,敢於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提高思想覺悟。
讓學生知道勞動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理解勞動的重大意義,養成正確的勞動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要讓學生明白,階級鬥爭雖然不再是我們社會的主要矛盾,但它會在壹定範圍內長期存在,要提高辨別是非和敵我的能力。
有些學生的思想問題,有些屬於片面的或教條式的思維方法,使他們做出錯誤的判斷,甚至導致錯誤的行為。
只有具有科學世界觀的人才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現在,玉帝、龍王、雷公、天狗都逐漸退出了崇拜的地位,紅茶菌、雞血鬥也成為了過去。但是開開眼,聽識字,水變油,瓶裝藥還是有壹定市場的。“特異功能”和占星術仍然在壹些人中流行。迷信的邪教總是改變他們的服裝,在城市裏遊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說:“歷史上很多皇帝都試圖用魔法救國,但都可恥地失敗了。清朝的慈禧太後看了義和團的演出,就說:“天降神人助清。".結果就是這些“刀槍不入”的人抵擋不住西方的槍炮。然而可悲的是,有些人卻在那裏大肆宣揚這種特殊作用,而忽略了歷史上犯錯誤的教訓!”還有人出來攻擊科學,還有人拿出現代迷信的贗品冒充科學。我們的學生只有用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去分析思考,才能識別偽科學,才能成為無所畏懼的無神論者。
人生觀教育
人生觀是對人生目的和意義的根本看法。體現在幸福觀、生死觀、苦樂觀觀、榮辱觀、愛情觀等方面。是世界觀人生觀問題的表達。它在壹定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人們的道德行為和道德品質。
為此,要進行正確的人生理想教育和社會理想教育,教育學生努力學習,立誌成才,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還要進行生活方式教育,生活方式教育要文明、健康、科學,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和態度,善用閑暇,通過有益的活動使人格和諧發展。
最後,要加強勞動教育,這是學校傳統德育的內容。為適應社會發展,應增加勞動致富、通過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艱苦奮鬥、科學用腦、註重效益等內容。教育學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勞動成果,積極參加義務勞動、家務勞動和勤工儉學。
價值觀教育
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重點是集體主義。為了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立市場經濟,提倡集體主義仍然是必要的。教育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與國家的關系,發揚為集體、為國家、為人民奉獻的精神。要幫助學生正確看待社會上的各種消極現象,提高辨別善惡的能力,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讓學生明確,我們提倡集體主義,不否定個人利益,不反對個性發展。當我們談到集體時,我們嚴格地說是指國家、民族和社會的整體利益,而不是小團體的利益。現在很多學生的壹個弱點就是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我只希望別人為我服務,而不是我自己;我只想享受自己的權利,不想為社會盡義務。如果我們不克服這些,這將是非常危險的。這樣的人很多,對社會進步是壹種威脅。
最後,要註意通過實踐活動形成集體主義觀念。
——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珍惜和維護集體榮譽的態度和行為;
——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平等、合作、友愛、關心他人、服從集體決定、遵守集體規則和紀律的正確態度和行為;
——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快樂、互助、善於理解他人、同情弱者、崇尚正義、維護正義的積極態度和情感;
——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集體活動、服務集體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