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系統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制度壹旦制定頒布,就會對處於某個崗位或從事某項工作的人產生約束作用,是他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什麽樣的制度是有效的?以下是我為妳收集的幼兒園家長工作管理制度。歡迎分享。
幼兒園家長工作管理系統1 1,每學期組織1-2次家長日活動。活動可以由幼兒園或班主任組織,宣傳新大綱精神並向家長匯報教育教學情況和要求,讓家長觀摩教師組織的半天活動。妳也可以舉行全園範圍的家庭娛樂活動。
2.建立家長委員會,每班兩個家長,每學期開會1-2次,收集反饋,征求意見,* * *討論幼兒園建設方案,協調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壹致性。
3.建立家長園地,定期向家長介紹教學內容、育兒知識、國內外重要事實、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等。平時孩子連續三天不來園,老師必須主動給家長打電話了解原因,酌情進行家訪。定期公布孩子的夥食費、營養分析和體檢情況。
4.設立家長意見箱,及時回復建議。
5.每個班級每學年要對所有孩子的家庭進行壹次總走訪,寫壹份家訪記錄,並附上家長寄語。
6.家長學校每年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組織,向家長傳授系統科學的教育知識,讓家長成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幼兒園家長工作管理系統2。第壹,完善家長委員會
1.家長委員會由每班推薦的壹至二名家長代表擔任主任,設主任、副主任各壹名,主任由幼兒園園長擔任。
2.學期初會召開家長委員會會議,主要討論幼兒園工作,制定本學期家長工作計劃。根據工作需要,委員會可在學期中隨時召開會議。
3.家長委員會要通過多種形式及時聽取和反映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協助幼兒園組織家庭教育經驗交流。
第二,做好家裏聯系。
1.建立家訪制度。新生入園前要家訪,以後每學期家訪壹次。三天不來園的孩子,要隨時或遇特殊問題上門拜訪,並做好記錄。
2.建立家園聯系手冊,每月公布教育教學內容,講解孩子在園表現,期末對孩子進行全面總結,平時利用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隨時做好家園聯系工作。
3.設立家長信箱,及時了解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要求和意見,隨時改進幼兒園工作。
4.建立家長宣傳欄,定期為家長提供科學教育的相關知識,推薦好的書籍和文章,展出幼兒家長參加活動的圖片(照片)。
第三,組織各種形式的家長學校活動
1.在學期開始和結束時召開家長會。
2.每學年開展壹至兩次家長觀摩或參與的半天活動。
3.每學期舉辦壹次教育講座。
4、每學期開展家庭趣味活動,如節日、運動會等。
5.每學年召開壹次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
為提高學前教育整體效能,促進學前兒童全面發展,促進幼兒園、家庭、社會(社區)教育壹體化,以素質教育進家庭為主旋律,以滿足家長需求為目標,以提高家長素質為重點,構建多元化家庭教育結構。全面落實《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綱要》,制定以下工作制度:
1.建立組織管理網絡,落實考核獎勵機制。
1.成立幼兒園導師指導工作組,負責培養和建設三支隊伍——家庭教育導師、家長委員會、家長誌願者。
2.完善幼兒園、年級、班級家長委員會組織,發揮家長委員會的橋梁作用和參與、推動、激勵功能。
3.開展“學習型家庭”爭創活動,每學年評比表彰1次。
4.將導師對教學人員指導的成效作為考核內容進行獎懲。
5.為保證家庭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家庭教育工作所需經費按辦園經費的壹定比例投入。
2.各部門要做好家庭聯系,讓家長成為幼兒教育的夥伴。
1.家訪——入園前對新生進行家訪,以後每學期壹般家訪壹次;對三天沒去公園的孩子進行電話或家訪;對個別特殊兒童或遇到特殊問題,要隨時上門走訪,並做好記錄。
2.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三級家庭聯系網絡(幼兒園、教師、家長),發揮信息傳遞、咨詢解答功能,逐步形成幼兒園家庭教育網絡指導特色。
3.建立園長接待日,設立家長信箱,及時了解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要求和意見,隨時改進幼兒園工作。
4.在園內和班級設立“家園聯系欄”,定期向家長宣傳有關幼兒保育和教育的知識,展示幼兒在園內活動的介紹或圖片(照片)。
5.以水平組為單位,努力辦好《親子橋》園報,每學期至少出版三期,介紹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正確的育兒方法。
6.家園合作,建立幼兒成長檔案,將幼兒的成長發展軌跡以幼兒作品、照片、案例記錄等形式收入檔案,每月發放壹次,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在園情況,配合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7.班主任取得家長的配合,建立專門的幼兒案例,完成幼兒行為記錄、原因分析、策略采用、效果反饋的過程,讓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3.建立家長學校,組織各種家長活動。
1.每學期初、期末召開壹次家長會(幼兒園級、年級、班級),出勤率不低於98%。
2.每學期開展半天家長觀摩或參與活動,參與率95%。
3每年根據不同年級不同需求家長的要求,開講座或舉辦講座。
4.每學期在家為家長和孩子開展趣味活動,如節日、春遊、秋遊等。
5.不定期舉辦“青年杯”家庭雙語才藝大賽,為家庭雙語成果的展示搭建舞臺,發揮家庭資源優勢。
4.建立導師課題研究,發揮成果的輻射和推廣作用。
1.不定期召開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征稿並裝訂成冊《教學經驗》。收集雙語教育中學習型家庭的成功案例,進行面上推廣。
2.樹立大教育理念,成立“社區幼兒英語學校”,面向社區開放,吸收周邊地區幼兒家庭積極參與,建設多所功能性社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服務社區和家長。
幼兒園家長工作管理系統4 1。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委會。
2.召開各種不同規模、不同對象的家長會(全園、班級、新生等。)定期進行,每學期不少於三次。
3、做好家訪、隨訪、電話聯系等工作。,及時與缺勤兒童家長取得聯系,了解缺勤原因,做好家訪記錄。
4.每周在家裏聯系欄和班級網頁裏更換班級活動的信息和動態;不定期更新導師指導內容。
5.每學期至少向家長開放壹次半天的活動,組織壹次家庭親子活動。
6.服務家長,制定各種家長服務項目,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
7、每學期向家長公布收費標準、資金使用情況,公布夥食費、代理費。
8.定期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發揮家長的監督作用。
9.設立家長熱線,隨時接待家長來訪。
幼兒園家長工作管理制度5壹、家庭委員會制度
1.家長委員會由每個班級的家長代表組成,設主任壹名,副主任壹名,秘書長壹名。家長委員會主任由幼兒園董事會成員擔任,各班家長代表組成本班家長小組,組長壹名。
2.每學期開學時,召開家長委員會會議,討論幼兒園工作制度化和工作計劃。年底家長會像家長壹樣匯報總結家長的工作。在學年中,根據幼兒園的需要,家委會可以隨時召開會議,各班家長可以根據所在班的情況邀請開家長會。
3、家長委員會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聽取和及時反映家長團隊對幼兒園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並協助幼兒園組織家長教育經驗交流。
第二,聯系制度
1.新生入園前以家訪和組織活動的形式進行交流。平時對兩天不來幼兒園的孩子及時電話回訪,並做好記錄。
2.建立家園聯系手冊,每周公布教育活動內容,評估幼兒園入園情況,期末對幼兒進行全面總結。平時和家長壹起接送孩子的時候做好家裏的聯系。
3、每周壹上午和周五下午4點後為接待日,並設立家長信箱,及時了解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要求和意見,隨時改進幼兒園工作。
第三,公示制度
1,開展家長咨詢活動,如導師熱線、班主任熱線等。,解答家長對幼兒教育的疑問,指導和協助家長正確進行家庭教育。
2.設立科學保育教育宣傳欄(家園之窗),利用網站向家長宣傳相關知識,每周在網站上發布幼兒在園內活動的照片。
第四,例會制度
1.在學期開始和結束時召開壹次家長會。
2、每學期開展壹次家長觀察或參加半天活動。
3、每學期開展壹次教育講座活動。
4、每學期開展壹次家園同樂活動,如運動會、春秋遊等活動。
5.每學期召開壹次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
動詞 (verb的縮寫)父母服務系統
1,周壹8: 00 ~ 10: 00,周五下午4:00以後為家長提供教育咨詢。
2.每周給孩子洗壹次澡(25度以上每天洗澡),晚上做好洗漱工作。
3.每周給孩子剪壹次指甲,三周剪壹次腳趾甲,四周剪壹次頭發(忙得顧不上父母的孩子)。
4、及時治療兒童壹般疾病,提供取藥、打針服務,急、重病兒童送醫院。
5、經常給孩子洗衣服換衣服,臟衣服褲子不出門。
6、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7、給孩子縫衣服、釘扣子、曬被子等。
8.對體弱兒童、肥胖兒童、不達標兒童進行觀察記錄,及時做好矯正工作,提供營養菜肴,為患病兒童提供病餐,精心護理每壹個孩子。
9.定期測量孩子的發育情況,給有齲齒的孩子補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