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底2005年初,當時在哈爾濱讀大四的劉白龍準備只身壹人去南方求職。出發前壹段時間,劉白龍通過網絡發布了自己的旅行路線,希望得到各國網友的幫助,隨後在個人主頁上公布了詳細的個人信息。在從哈爾濱到北京、大連、南京、蘇州、上海、杭州、寧波等地求職的過程中,他沿途得到了當地網友的熱情住宿和幫助:北京網友趕到火車站接他、送他;南京網友安排他住在自己家裏;蘇州網友介紹他工作;寧波網友周末帶他去旅遊,請他吃飯,品嘗寧波小吃。上海網友周末陪他去人才市場,幫他做求職顧問...
畢業後,劉白龍還熱情接待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網友:安排網友住在自己家裏;幫網友介紹工作;周末帶網友出去玩;.....諸如此類,這兩年他幫助過的人有幾百個,人稱‘小宋江’!
與此同時,如何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互助的好處,如何降低求職者的成本,如何讓就業更輕松,如何在求職的同時結交五湖四海的朋友,如何讓煩躁的求職過程充滿樂趣,壹直是以劉白龍為首的互助求職者壹直在思考的問題。
2007年5月,在大家的建議和支持下,劉白龍決定創辦壹個公益網站——互助求職網,並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復制給全國各地的求職者。相互求職網誕生兩年以來,吸引了國內外200多家媒體的關註和報道,以及中國社科院、北京律協、各大人才市場等社會機構的關心和支持。成千上萬的大學畢業生在這裏找工作,交朋友,互相幫助。
後來,通過互求職網認識並互相幫助的互友們自發組成了壹個公益互助組織——互友會。總部設在上海的互友會,主張會員要像壹家人壹樣,互相幫助。
顧問平臺是用電子商務概念搭建的求職招聘平臺,屬於互助求職網。這個想法來源於前期很多熱心朋友的建議和提議。互助網和互友會成員壹直以來都為互助網和互友會的發展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針對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很多互友都向總部和劉白龍站長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大家認為大學生就業難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就業信息少。
2、缺乏職業規劃,不知道該做什麽
3,眼光高人壹等,心態浮躁,缺乏對自身優缺點的客觀分析。
4、信息不對稱,不能知己知彼,找工作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5.就業渠道陳舊,大多局限於趕招聘會、在人才網站海投投簡歷等求職方式。
6、缺乏人脈資源,很難得到求職者的指導和幫助。
7、去異地求職,不熟,貴,就業時間長。
八,...諸如此類。
所以大家建議互求職網開發壹個‘有經驗的人’(學名‘求職顧問’)的平臺,幫助畢業生找工作。那麽,為什麽‘有經驗的人’會幫助畢業生呢?於是大家逐漸思考和探索,提出了“有償服務”的方法,即“有經驗的人”幫助大學生找到工作後,可以獲得合理的報酬。這樣大家都有收獲,實現雙贏!雙贏是合作的前提。只有雙贏,‘有經驗的人’才有動力幫助大學生就業,他們的貢獻才能得到肯定和認可!
於是,咨詢師童的想法和模式正式誕生了!根據大家的結論,組織開發了網站。經過幾輪測試和逐步完善,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平臺表情!
顧問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幫妳找工作:
1,拓寬就業信息來源。
目前就業信息鋪天蓋地,令人眼花繚亂。理論上,既然每天有那麽多企業招聘,應該不會出現普遍的就業困難。但其實我們找工作真的很難。難就難在雖然表面上有很多信息,但是有用的很少!就業信息繁雜,哪些是真實可信的?只有我們信任的人提供的信息才可信。我們信任的人是誰?是我們共同的朋友,也就是被網站審核過,檢查過,評價過的人。我們的顧問就是顧問。
2.知己知彼,提高命中率。
我們都知道,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這個道理,孫武在2000多年前的《孫子兵法》中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而我們現在的畢業生大多既沒有客觀分析過自己,也沒有了解過企業,所以盲目投簡歷自然是意料之中!求職者通過求職顧問找工作,求職顧問會對求職者的簡歷進行判斷,與求職者進行溝通,進行簡單的SWOT分析,得到求職者適合什麽工作,薪資標準;同時,求職顧問也會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招聘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求職成功率會大大提高。
3、介紹人脈找工作。
眾所周知,畢業生在找工作的時候,學長學姐介紹工作的成功率是很高的,這就是網絡求職。有熟人幫忙,自然事半功倍。這是壹個大家都懂的道理。但是,我們大部分求職者都沒有這個人脈資源。我們做什麽呢我們相互求職網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求職者可以通過咨詢師這個平臺獲得咨詢師的幫助(有償),所以很容易找到工作,當然也需要支付壹定的報酬。
4,從壹個人孤軍奮戰到有求職顧問幫忙。
我們大部分畢業生都是自己壹個人在爭取工作,找招聘信息趕招聘會,什麽事情都是自己做,其中沒有壹個人來分享喜怒哀樂。但是通過咨詢師求職,徹底改變了這種單打獨鬥的局面。求職顧問通常是有經驗的人。他們有豐富的求職和在公司工作的經驗。他們有很多資源。他們的經歷比畢業生更豐富。有了他們的幫助,各種就業煩惱自然迎刃而解!
5,減少異地的陌生感和恐懼感!
我們很多人都會去壹個陌生的城市找工作,陌生的地方壹切都是新的。這個時候,我們最容易產生陌生感,孤獨感,甚至恐懼!最容易感到無助,也最容易意識到生存的艱難。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在這個城市有共同的朋友,或者工作顧問的幫助,會不會事半功倍?我心裏會踏實很多嗎?而妳需要支付的只是兩三百元的顧問費。
6.獲得全方位的就業指導。
求職顧問不是中介,不是簡單的給妳提供壹個信息,而是有針對性的幫妳找工作。求職顧問是咨詢工作,所以叫顧問!職業顧問會給求職者全方位的就業指導,如簡歷面試、職業規劃、市場政策、薪酬福利等。當然,最終目的是讓求職者就業,這是核心目標。大學生在校園裏生活久了,非常需要這些指導!